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B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物体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B.物体B、C都只受4个力作用
C.物体C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D.水平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小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

【答案】B
【解析】A、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的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平衡),所以B的上表面是否粗糙不能判定.故A错误; B、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三力平衡,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作用于B上.所以B受到重力、AB的压力、C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故B正确;
C、选取ABC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AB匀速运动,C静止,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C不受的地面的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平衡),故C错误;
D、选取ABC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AB匀速运动,C静止,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水平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等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故D错误;
故选:B
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A所受的摩擦力和B所受的摩擦力.再选取ABC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AB匀速运动,C静止,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C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均为M , 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在此过程中:A、B两球间的弹力B球对挡板的压力B球对斜面的压力A球对斜面的压力 . (填“不变”、“增大”、“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可以看成质点的运动物体是(  )

A.从朱泾开往石化的公交车B.原地旋转的芭蕾舞演员

C.研究跳高过杆技术时的运动员D.通过小型铁路桥的火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小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相连,球B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球A固定在O点正下方.OA之间的距离也为L , 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 , 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系统再次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 , 则F1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2)(10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 , 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绳上张力F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体A和B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A+mB)gsinθ
C.B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mAgsinθ
D.取走A物后,B物将匀加速下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D、E各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历史穿越剧和历史穿越架空小说大肆盛行,其创作的灵感大多在于时空的不确定性,下列科学家的理论为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是

A.普朗克B.麦克斯韦C.玻尔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