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M、N两板间的距离d=0.5 m.现将一质量m=1×10-2 kg、电荷量q=+4×10-5 C的带电小球从两极板上方的A点以v0=4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点距离两板上端的高度h=0.2 m;之后小球恰好从靠近M板上端处进入两板间,沿直线运动碰到N板上的C点,该直线与曲线的末端相切.设匀强电场只存在于M、N之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球到达M极板上边缘B位置时速度的大小;
(2)M、N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到达C点时的动能.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左端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1拉小物体以速度v1匀速滑到右端B点,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随后让传送带以速度v2匀速运动,此人用水平恒力F2拉物体,使它相对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从A滑行到B,这一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F1=F2,W1=W2,P1<P2
B.F1<F2,W1=W2,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mA=1.0kg的物块A放在固定的水平桌面上,由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mB=1.5kg的物块B相连.轻绳拉直时用手托住物块B,使其静止在距地面h=0.6m的高度处,物块A与定滑轮相距L=1.6m。已知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物块B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g取10m/s2。现释放物块B,则
A.物块B着地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B.物块B着地前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大小为7.5N
C.物块A不会撞到定滑轮
D.在物块B着地前的过程中,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等于物块A机械能的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m2=0.20 kg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3=0.25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2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g取10 m/s2.求:
(1)最后小物体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2)小车的最小长度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
B. 此时A和B都带负电荷
C. A和B分开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D. 先移去C,再把A和B分开,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为A、B,B板接地,A板带有电荷量+Q.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若将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板固定,B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
B.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
C.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
D.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点电势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质量为M的薄木板的右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F<μmg时,物块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μmg时,物块相对木板滑动
C. 当F>μmg时,物块相对木板滑动
D. 当F>μ(m+M)g时,物块的加速度与恒力F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折线ABCD和曲线OE分别为甲、乙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 2s时,图像相交于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
B. 2 4s内,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C. 2s末,甲、乙速度相等
D. 第3s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的两辆玩具小车甲、乙,甲小车质量为2kg,乙小车质量为,甲向左运动速度大小为
,乙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
。下列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及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 都静止
B. 甲向左运动速度为,乙向右运动速度为
C. 甲向右运动速度为,乙向左运动速度为
D. 甲向右运动速度为,乙向左运动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