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①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用Lnt表示)。

②实验时除用到秒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1 m的细线

B.长约1 m的橡皮绳

C.直径约1 cm的均匀铁球

D.直径约10 cm的均匀木球

③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中所示的固定方式。

④某实验小组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⑤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量得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mm

⑥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1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⑦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但忘记在图中标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选填l2”“l”),若图线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k表示)

⑧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序号)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停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次全振动的时间

D.测量摆长时从悬点到小球下端边缘的距离为摆长

【答案】 AC 3 AC 12.0 BC CD

【解析】

①[1] 单摆的周期:

由单摆周期公式:

可知,重力加速度:

②[2] 摆线选择较细且结实的线为便于测量周期和减小空气阻力,则选取1米左右的细线,故选择A线;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摆球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故选择C球;故选AC

③[3] 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悬点要固定,不能松动,则为图3

④[4] 那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调节摆长,把摆线夹得更紧一些,使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因此AC正确。

⑤[5] 游标卡尺示数为d=12.0mm=0.0120m=12.0mm

⑥[6] 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则A错误;把单摆从平衡位髓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B正确;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正确;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误差较大,应采用累积法测量周期,D错误;

⑦[7] [8] 据单摆周期公式

所以应该作用图像,故 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知斜率

解得

⑧[9] 由周期公式,得

振幅大小与g无关,故A错误;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周期偏大,则g偏小,故B错误;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次全振动的时间,则周期偏小,则g偏大,C正确;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若测量摆长时从悬点到小球下端边缘的距离为摆长,摆长偏大,由,所以g偏大,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改装和校准电压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是电压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表头满偏电流为100,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为900ΩR1R2R3是定值电阻.利用R1和表头构成1 mA的电流表,然后再将其改装为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若使用ab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1 V;若使用ac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3 V.则根据题给条件,定值电阻的阻值应选R1=___ΩR2=______ΩR3=_______Ω

(2)用量程为3V,内阻为2500Ω的标准电压表对改装电表3V挡的不同刻度进行校准.所用电池的电动势E5V;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50Ω5kΩ.为了方便实验中调节电压,图中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3)校准时,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应靠近_______(填“M”“N”)端.

(4)若由于表头G上标记的内阻值不准,造成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小,则表头G内阻的真实值_________(填大于小于9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与半径为R=0.4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斜面与水平面BE光滑吻接,水平面BE长为L=0.4m,半圆的直径CD沿竖直方向CE可看作重合,现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斜面上距B点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在水平面所受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2倍。(取g=10m/s2)试求:

1)若小球经E处的水平轨道进入半圆形轨道并恰好能沿着轨道运动,则高度H为多少?

2)若小球释放处距离B点的高度h小于(1)中的H值,小球可击中与圆心等高的G点,由此高度h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长为8cm的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长度为10.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3)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 )

A.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

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

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5s内的加速度方向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长度为L+

B.水平恒力F大小为1.5mg

C.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1.2g

D.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