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以下是本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有重要遗漏的两个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所示,两个测力计M、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 。
A.增大N的读数,减小角
B.减小N的读数,减小角
C.减小N的读数,增大角
D.增大N的读数,增大角.
【答案】F′ B CE B
【解析】
(1)图乙中的F与F′中, 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
(2)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3)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4)由题意可知:保持O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下:
所以由图可知α角逐渐变小时,N的示数减小,同时β角减小.故选B.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虚线a、b、c、d、f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 eV,从b到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4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
B. 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的动能为4 eV
C. 该电子经过平面f时,其电势能为4 eV
D. 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5.0×10-8kg、电量为q=1.0×10-6C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U0=10 V的电压加速后,从P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磁场,已知OP=0.3m。(粒子重力不计,sin 37°=0.6,cos 37°=0.8)求:
(1)带电粒子到达P点时速度v的大小;
(2)若磁感应强度B=2.0 T,粒子从x轴上的Q点离开磁场,求OQ的距离;
(3)若粒子不能进入x轴上方,求磁感应强度B′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物体由不同地点同时出发,t0时刻两物体相遇
C. 0~t0时间内,两物体位移一样大
D. 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如果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B. 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C. 在P点静止释放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C从初始状态至恰好降到地面的过程中,A的位移大小;
(3)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M在b点的动能大于它在a点的动能
C. 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D. 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 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 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