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万亿-3万亿之间。日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b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b的

A.线速度之比为1 B.角速度之比为3

C.周期之比为 D.加速度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则类地行星的半径为2R,质量为3M,卫星a的运动半径为,卫星b的运动半径为,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可得线速度之比为1,A错误;根据公式可得,故角速度之比为3:,B正确;根据公式可得周期之比为3,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故加速度之比为34,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简谐横波如图所示,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t=t2﹣t1=0.5s,问:

(1)若波向左传播,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若波向右传播,且4T<△t<5T,波速是多大?

(3)若波速等于100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 37°=0.6,cos 37°=0.8)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竖直相距R,求小物块P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L的点电荷AB,带电量分别为,今引人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位置是( )

A,在A左侧距AL

B,在A左侧距A

C,在B右侧距BL

D,在A点右侧距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块相距为d,足够长的金属板平行竖直放置,长为L的细绝缘线一端拴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左板上某点,小球静止时绝缘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将绝缘线剪断,:

1)小球将如何运动?

2)小球经多长时间打到金属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末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AB前方3m

C.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 3s末两物体相遇之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双缝干涉装置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双缝与屏的距离,双缝间距d=036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游标尺灯构成,移动游标尺,使分划板随之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如图所示,记下此时游标尺的读数,移动游标尺一段距离,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n条亮纹的中心。

1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若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时,游标尺上的读数为;对准第10条亮纹的中心时,游标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则此时读数______cm,计算波长=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物理小组的学生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其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他们从所打印的纸带中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01234为计数点,为记数点间的距离。

1)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未标出,则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s

2)利用纸带求运动物体加速度时,该小组同学提出两种方法:

方法甲:求出纸带上相邻两点的瞬时速度,利用定义式求出加速度。

方法乙:利用推导式求出加速度。

对于方法甲,你认为怎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对于方法乙,式中表示的是

3)试推证: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计算式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大于( )

A. 3μmg B. 4μmg C. 5μmg D. 6μ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