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丹东模拟)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分析: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
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能产生磁场,此现象称为电流磁效应.故A正确.
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错误.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的问题,要与科学家理论、实验等等细节内容一起学习,并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丹东模拟)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丹东模拟)一平板车,质量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m,一质量m=50kg的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1.00m,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丹东模拟)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个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
AB=5.62cm    BC=5.23cm    CD=4.85cm    DE=4.47cm
EF=4.08cm    FG=3.70cm    GH=3.31cm    HI=2.92cm

(1)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是匀变速运动
是匀变速运动
,根据何在?
连续两个T内位移差为常数
连续两个T内位移差为常数

(2)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a=
-9.64
-9.64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丹东模拟)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0.1kg的物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竖直弹簧固定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0.4N;当升降机和物体都以8m/s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