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造句。(8分)
(1)好像…… (比喻句)
(2)郁郁苍苍……
6、用“‖”把这段文章分为两层,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6分)
7、作者在这段文章中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请用“---”和“〜〜〜”各标出一句。(4分)
8、朗读这段文章时,我们应该带着 的语气来读。(2分)
9、在文中介绍的“三大名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分)
10、仿照课文的写法,发挥你的想象,用两三句话描写另外一种树木。(8分)
( 二 )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hang xing),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脑、恼),疑心自(已、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 jiao jiao )。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 给了他一番忠告 说 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 哪怕一句话 也要重复多遍 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 读书一定要用脑想 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 读书的效果很差(cha cha)。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点,并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1、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3分)
2、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3分)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4、把第一自然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用横线画出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用它组成词语写在横线上。(6分)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5分)
要查的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结构 与它字形相近的字
(效)果
日积月(累)
6、给短文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6分)
①近义词:求教( ) 劝告( )
②反义词:认真( ) 愉快( )
8、给这篇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4分)
10、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短文后的体会。(7分)
2.风雨( ) ( ) 风雨( ) ( )
1. ( )风( )雨 ( )风( )雨
2.每个人( )讲究“公德”, ( )讲究“私德”。
。
1.( )你没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崇高的 作息 认准 身体
合理的 身体 实现 任务
胜利的 彼岸 承担 目标
健康的 理想 锻炼 理想
练( ) 历( ) 保( ) 便( )
炼( ) 励( ) 堡( ) 鞭( )
否( ) 得( ) 拔( ) 即( )
若( ) 德( ) 拨( ) 既( )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四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_____________。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四个你知道的成语。
狂( )乱炸 情不自( ) 原( )不动
2读词语
踌躇 紧锁 凑近 黯然 锻炼 拟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
。
(2)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想把他的尸体运回国,因为
,后来他没有这么做,因为
(3)在文中找到描写毛主席心情悲痛的语句。写在下面
2.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