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691  8699  8705  8709  8715  8717  8721  8727  8729  8735  8741  8745  8747  8751  8757  8759  8765  8769  8771  8775  8777  8781  8783  8785  8786  8787  8789  8790  8791  8793  8795  8799  8801  8805  8807  8811  8817  8819  8825  8829  8831  8835  8841  8847  8849  8855  8859  8861  8867  8871  8877  8885  447348 

7.(2007年四川理综)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解析] A项,熟苹果释放出乙烯,乙烯催熟青香蕉的过程都是有新物质生成(乙烯,糖分等);B项,有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反应发生;C项,酿酒过程主要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的转化;D项,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和溶液进行分离,属物理分离方法。

[答案] D

试题详情

6.(2007年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解析] A项,Cl2应“长进短出”。B项,造成倒吸。C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支管口齐平。D项,该装置防止了倒吸。

[答案] D

试题详情

2.(2008年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解析] A项,制备Fe(OH)3胶体应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B项,检验尿糖应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C项,配制1.0 mol·L1SnCl2溶液应用容量瓶,加水稀释至100 mL。

[答案] D

试题详情

1.(2008年江苏)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 0 g的NaOH固体配成1 000 mL浓度为0.010 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解析] A项,考查的是溶解性和密度的相关知识;B项,NaOH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生成Na2CO3且从有效数字看也无法配成0.010 00 mol·L1的溶液;C项,生成的2,4,6­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

[答案] BC

试题详情

21.(8分)某种橡胶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进行以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的橡胶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质量增加0.72 g,再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石灰水质量增加2.2 g。

②经测定,该碳氢化合物(气态)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 mol能和32 g溴起加成反应,经分析,产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试推断:

(1)该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该橡胶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

[解析] 燃烧产物中H2O为:=0.04 mol,CO2为:=0.05 mol,最简式为C5H8,式量为68,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根据③叙述可判断此物质为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的二烯烃。

[答案] 

2­甲基­1,3­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2)?聚异戊二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