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答案示例](标准答案参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要素:竹、浣女归、喧。尽量体现王诗“诗中有画”的意境。21.略
译文:天后时(武则天当政690-705年间),刘幽求这个人为朝廷做地方官,才去上任不久,有一夜回家,走到离家十余里的地方,路边有一座佛堂院,他走到佛堂院旁边,听见寺庙中欢歌笑语,十分动听。寺庙外面有一道残破的围墙,透过围墙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场面。他弯腰透过围墙往里看,见有十多人,男男女女交叉坐在一起,中间摆有美味佳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他的妻子也坐在其中,谈笑风声。他十分吃惊,不知道妻子怎么会到这里来,弯腰看了多时。他想妻子不应该到这里来呀?想转身走又舍不得离去。又反复看坐中的妻子的音容笑貌,肯定没看错。打算进寺庙里去看个究竟,但寺庙门关着的,进不去。刘幽求就捡了一块瓦片投进去,击中了桌上“罍洗”(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围坐的人们惊惶失措,马上走得不见人影。刘幽求就和随同一道的人翻过残墙直接进入寺庙,到处看,寺庙的殿堂和其它地方都无人,寺庙门的门闩也是关得好好的,他更感觉惊讶和奇怪,于是,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赶去。到家后,妻子刚才睡觉。听见刘幽求回来了,夫妻寒喧了几句,妻子就笑着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与数十人同游一个寺庙,都不认识,大家在寺庙的殿堂里一起吃饭。有人从寺外投进来瓦片,击中了杯盘,因此大家警觉,我就醒了”。刘幽求也具实的叙述了刚才在寺庙看见的情景。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河南有一个叫元徽之的人,官做到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厅长),奉命到剑外(指剑门关以南)去任职。去了十多天,相约与他的二哥乐天、陇西的李杓直等人同游曲江(在当时长安城南)。一道进入慈恩佛院,在里面游劝观尝,耽搁了很长时间。不觉时间已晚,一道来到李杓直家,让其准备酒菜,一起吃饭喝酒,喝得很髙兴。这时候,二哥白乐天停杯多时,说:“元微之应当到达梁州了。”于是,填了一首词写在屋壁上。内容是:“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并注明填词时间是二十一日。十多天后,元微恰好会见梁州派来的使者,打开使者带来的一封信函,后面寄有《纪梦诗》一篇,内容是:“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这首诗的日期与元微二哥游寺时所题诗的日期完全相同。
贞元中(795年左右),扶风这个地方有个叫窦质的人与京兆这个地方有个叫韦旬的人,同时“自毫入秦”,即从今天毫到陕西,晚上住宿在潼关一个旅店。窦质梦见到了华岳池,看见一名女巫师,头发又黑又长。穿的是青裙子和白衣服,在路中间迎路叩头跪拜,要求为她祝神。窦质不愿让她祝神,只听她说。于是问她姓什么,女巫师自称赵氏。醒来后,窦质将梦见的情景具实告诉韦旬。第二天,他们到了华岳祠下,有巫师出来迎客,窦质一看,这人的笑貌和衣着打扮,完全和梦中的赵氏一模一样。于是对韦旬说:“梦里有征兆哟!”因此命随行的人找一下行囊中,找出两枚钱币和一个手镯,拿给女巫师。不想这女巫师手拿钱币和手镯后大笑,对她一起的人说:“像做的梦一样!”韦旬听后吃惊的问女巫师,女巫师回答说:“昨晚梦见有二人从东边来,我为其中长胡须而个矮者祈祷,得到钱币二枚和手镯。今天早晨,我把这个梦告诉了大家。现在则验证了。”窦质因此问巫师姓什么?大家回答说:“赵氏。”自始至终,两人的梦完全吻合。
18.供参考:潇洒,潇洒就似明月下舞剑的侠客,就似天空中舒卷自如的云朵;
⒚联网速率快,实现功能多。(4分每点2分,“实现功能多”如写“支持视频电话”给1分。)
17.(1)分析: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2)评价(略)[解题指导]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与评价。
16.(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解题指导]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这也是命题的意图所在。考生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切分,然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可先原文勾画,再进行概括。从行文的层次看①②是第一层提出话题,③④⑤是第二层分析话题,⑥是第三层点题;然后再进行内容归纳概括就相对容易了。
15.答案:(1)从陶器到瓷器(2)从实用到艺术(3)从粗陋到精致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需要学生对指点段落的内容思路进行分析,对内容要点进行提炼浓缩。答题时要力求简明。解答此题,对题干“演变”理解要到位,是指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结合文章第③④自然段“瓷器”的发展,此题就容易作答。
13.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