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5705  435713  435719  435723  435729  435731  435735  435741  435743  435749  435755  435759  435761  435765  435771  435773  435779  435783  435785  435789  435791  435795  435797  435799  435800  435801  435803  435804  435805  435807  435809  435813  435815  435819  435821  435825  435831  435833  435839  435843  435845  435849  435855  435861  435863  435869  435873  435875  435881  435885  435891  435899  447090 

3.(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2002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3万6千枚秦简,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其中散简上书写:“乡啬夫:以律令从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   )    ①考占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②秦朝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统治体系

     ③秦朝官员依据法律和上级命令行政     ④秦朝建立了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2.(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1.(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练习)韩非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措施能印证这一主张的是   (   )     A.车同轨、书同文   B.禁毁诗书     C.崇尚黄老   D.罢黜可家

答案B

试题详情

30. (2009.山东省莒县四中检测)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题组四

试题详情

28.(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郡县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B.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29.(2009.山东省莒县四中检测)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这说明赢政     

A.歌颂战争功绩   B.追求皇权至上    C.统一国家法度   D.实行先代礼制

答案B

试题详情

27.(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国家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答案C

试题详情

24.(2009. 浙江省宁波四中月考)秦汉时期和罗马卡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答案A25.(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 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答案A

26(2009.江苏省淮州中学测试)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23. (2009.福建省莆田九中月考)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21.. (2009.天津市宝坻一中月考)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有: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

试题详情

20. (2009.天津市宝坻一中月考)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 ,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 康熙 ) 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 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 文官体制        D. 监察体制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