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分)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岳飞为此感动落泪。(诸葛亮的形象特点能说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1.(2分) 兴复汉室 稍舒胸中抑郁
10.(3分)(1)担心不能将先帝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2分)
(2)细观/壁间昔贤所赞;细观壁间/昔贤所赞(1分)(两种答案均可)
12.岳飞夜读《出师表》,为什么会深受感动,泪下如雨?请结合甲段中诸葛亮和乙段中岳飞的形象特点,用自己的话简析其中原因。(2分)
答: ▲
答案:9.(2分)A
11.用原文语句回答: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 ▲ ”,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 ”(2分)
10.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3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文: ▲
(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只标一处。(1分)
细观壁间昔贤所赞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2分)
A.报先帝而忠陛下 宋无罪而攻之
B.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遇雨,遂宿于祠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必以分人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
绍兴①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②。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③,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注]①绍兴:这里指宋高宗的年号。 ②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的祠庙。 ③二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宋]岳飞《书〈出师表〉后记》)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执策而临之
B.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C.更深秉烛 即更刮目相待
D.道士献茶毕 录毕,走送之
12.(2分)父亲“不使学”(1分);答内因(王冕勤学、王冕痴学)给1分;如只答出外因(名师指导、母亲的理解支持)的给0.5分。
附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他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后,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就像侍奉韩性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赡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争着拦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
11.(4分,每句2分,关键词意思正确,语言表达通顺,意对即可)
1村里人对他感到很惊奇, 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以礼相待。
2(王冕)一到晚上就偷偷出门,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直到天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