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132  436140  436146  436150  436156  436158  436162  436168  436170  436176  436182  436186  436188  436192  436198  436200  436206  436210  436212  436216  436218  436222  436224  436226  436227  436228  436230  436231  436232  436234  436236  436240  436242  436246  436248  436252  436258  436260  436266  436270  436272  436276  436282  436288  436290  436296  436300  436302  436308  436312  436318  436326  447090 

8.辛亥革命期间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

A.《大总统令禁烟文》        B.《剪辫通令》

C.《慎重农事令》          D.《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

试题详情

7.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6.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年代
商  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第一时期
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
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试题详情

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试题详情

4.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十分发达④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礼记》有“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二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说明 

A.统治者关心民众疾苦         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统治者能够与民同乐         D.汉朝以后,国家更为重视农业

试题详情

2.自耕农是我国古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在宋代采取却“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政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商品经济发展快,商业税大增     B.北宋继续实行隋唐时的“均田制”

C.土地租佃制度发展迅速       D.农业税收一直相对稳定

试题详情

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这样描述:“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试题详情

18.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 bCl2 + cC aTiCl4 + cCO   ……反应I

TiCl4 +2Mg  Ti + 2MgCl2   ………反应II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  TiCl4在反应I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II中是氧化剂;

②  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 在反应I、II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  a=1,bc=2;

⑤ 每生成19.6 g Ti,反应I、II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⑤

试题详情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Na++CO2↑+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4H++2ClCl2↑+Mn2++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