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分)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结构见右图),是一种用途
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
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化学性质有 (写一条)。
(2)根据三聚氰胺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B.有机物还可能含有氢、氮等元素
C.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跟氢、氮等原子直接结合
D.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3)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5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
20.(3分)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Ca(OH)2 |
0.18 |
0.16 |
0.14 |
0.12 |
0.09 |
0.07 |
(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要配制20℃时的NaCl饱和溶液100g,需要NaCl的质量为 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某KNO3晶体中有少量NaCl、Ca(OH)2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先加热溶解,然后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KNO3晶体。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
17.(5分)右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元素符号为 。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
|
(3)锂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8.(4分)3月底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或称H1N1型猪流感),这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流感。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H1N1型流感的重要方法。下面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可通过检验产物C来证明该反应已发生,方法是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19.(4分)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右图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2)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 (填字母)。
A.Na2CO3溶液 B.AgNO3溶液
C.NaCl溶液 D.Ca(OH)2溶液
(3)鸡蛋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6分)化学上常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Fe2O3 ②NH4Cl ③NaCl ④CH4 ⑤CaCO3 ⑥H2O2
请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选填一个编号):
(1)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物质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3)实验室用来制氧气的物质 ;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
(5)农业上可用作化肥的物质 ; (6)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
15.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甲 |
乙 |
① |
HCl溶液 |
NaOH溶液 |
② |
HCl溶液 |
大理石 |
③ |
BaCl2溶液 |
Na2CO3溶液 |
④ |
CuSO4溶液 |
铁粉 |
⑤ |
H2SO4溶液 |
锌粒 |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1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
|
C + CuO=Cu + CO↑。现用1.2g木炭粉末还原10g氧化铜粉末,反应物刚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气体产物是
A.CO2 B.CO C.CO、CO2 D.Cu、CO
12.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9.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胃溃疡等疾病。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
①NaOH ②Na2CO3 ③NaHCO3 ④肥皂水 ⑤Al(OH)3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10.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D.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
组成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
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7.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