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075  440083  440089  440093  440099  440101  440105  440111  440113  440119  440125  440129  440131  440135  440141  440143  440149  440153  440155  440159  440161  440165  440167  440169  440170  440171  440173  440174  440175  440177  440179  440183  440185  440189  440191  440195  440201  440203  440209  440213  440215  440219  440225  440231  440233  440239  440243  440245  440251  440255  440261  440269  447090 

8.乙酸乙酯(乙酸)

错例A: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错因:乙酸虽溶于水,但其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也很大,水洗后仍有大量的乙酸残留在乙酸乙酯中。

错例B:加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使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

错因:①无法确定加入乙醇的量;②酯化反应可逆,无法彻底除去乙酸。

错例C: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乙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酸钠,分液。

错因: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水解。

正解:加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使乙酸转化为钠盐溶于水层后,分液。

试题详情

7.苯(苯酚)

错例A:加FeCl3溶液充分振荡,然后过滤。

错因:苯酚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但生成物不是沉淀,故无法过滤除去。

错例B: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错因:常温下,苯酚在甲苯中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错例C:加浓溴水充分振荡,将苯酚转化为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然后过滤。

错因:三溴苯酚在水中是沉淀,但易溶解于苯等有机溶剂。因此也不会产生沉淀,无法过滤除去;

正解: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将苯酚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分液。这是因为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的苯酚钠是钠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甲苯(盐类一般难溶于有机物),从而可用分液法除去。

试题详情

6.苯(溴)[或溴苯(溴)]

错例:加碘化钾溶液。

错因:溴和碘化钾生成的单质碘又会溶于苯。

正解: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溴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盐,分液。

试题详情

5.苯(甲苯)[或苯(乙苯)]

错例: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后,分液。

错因: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苯。

正解: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将甲苯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

试题详情

4.溴乙烷(乙醇)

错例:蒸馏。

错因:溴乙烷和乙醇都易挥发,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正解:加适量蒸馏水振荡,使乙醇溶于水层后,分液。

试题详情

3.乙醇(乙酸)

错例A:蒸馏。(乙醇沸点78.5℃,乙酸沸点117.9℃)。

错因:乙醇、乙酸均易挥发,且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错例B:加入碳酸钠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后,蒸馏。

错因:乙醇和水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正解:加入适量生石灰,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钙后,蒸馏分离出乙醇。

试题详情

2.乙醇(水)

错例A:蒸馏,收集78℃℃时的馏分。

错因:在78℃时,一定浓度(95.57%)的乙醇和水会发生“共沸”现象,即以恒定组成共同气化,少量水无法被蒸馏除去。

错例B:加生石灰,过滤。

错因:生石灰和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溶于乙醇,使过滤所得的乙醇混有新的杂质。

正解:加生石灰,蒸馏。(这样可得到99.8%的无水酒精)。

试题详情

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进行分离操作时,通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采取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进行提纯操作。

下面就有机物提纯中常见的错误操作进行分析。(括号中物质为杂质)

1.乙烷(乙烯)

错例A:通入氢气,使乙烯反应生成乙烷。

错因:①无法确定加入氢气的量;②反应需要加热,并用镍催化,不符合“操作简单”原则。

错例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乙烯被氧化而除去。

错因: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新的气体杂质混入。

正解: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洗气,使乙烯转化成1,2-二溴乙烷液体留在洗气瓶中而除去。

试题详情

13.  常见有机化学物质的俗名

化学名称
俗名
化学名称
俗名
乙炔
电石气
CaC2
电石
2-甲基-1,3-丁二烯
异戊二烯
三硝基甲苯
TNT
CHCl3
氯仿
乙酸
醋酸
酚醛树脂
电木
苯甲酸
安息香酸
丙三醇
甘油
乙醇
酒精
甲醛
蚁醛
甲醇
木精
苯酚
石炭酸
乙二酸
草酸
甲酸
蚁酸
 
 

试题详情

4.    课本中出现的性质检验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检验物质
检验方法
烯烃、炔烃
Br2、KMnO4(H+)
醛基
银铵溶液、Cu(OH)2

溴水(白色沉淀)、FeCl3(紫色)
葡萄糖
银铵溶液、Cu(OH)2
蔗糖、淀粉、纤维素
加硫酸水解,加氢氧化钠中和酸,然后用银铵溶液或Cu(OH)2
麦芽糖
银铵溶液、Cu(OH)2
蛋白质
浓硝酸(变黄)、灼烧(烧焦羽毛味)
卤代烃
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用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
淀粉
碘水

(1)水中的溶解性

①不溶于水的有:

 大部分烃、卤代烃、含C12个以上的醇、酯、硝基苯、溴苯、TNT、三溴苯酚、酯、高级脂肪酸、纤维素等;

②微溶于水的:乙炔、苯甲酸等。

③溶于水的有:C原子数≤11的醇,低级醛、醚、酸,有机钠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④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