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分)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轨道半径为r1,试回答下列问题:(1)电子运动的动能EK是多少?(2)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是多少?(3)电子绕核在如图所示x-y平面上,沿A→B→C→D方向转动,电子转动相当于环形电流,则此电流的方向如何?电流强度多大?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k=m
,∴电子的动能 EK=
mv2=
(2)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 f==
(3)此环形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电流强度I==ef=
。
18.(8分)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 由一根弹簧相连接,
, 先用细线拉住A、B, 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系统静止,如图所示,然后烧断细线, 已知弹簧伸展到原长时B的速度为1.0m/s. 问:(1) 这时A的速度多大?(2) 烧断细线前, 弹簧的弹性势能多大?
解:(1):,
。
(2):
17.一个激光器辐射出某一波长为λ的单色光,已知该激光器的功率为P.那么,光在1 min内向外辐射出的光子数是 .用这个激光器发出的这种单色光去照射某种光电材料而发生了光电效应,测出使电路中恰好没有光电流通过时,加逆向电压U,那么这种光电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 .()
16.如图所示,绝缘固定擦得很亮的锌板A水平放置,其下方水平放有接地的铜板B,两板间距离为d,两板面积均为S,正对面积为S′,且S′<S,当用弧光灯照射锌板上表面后,AB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 (1)液滴所带电荷电性为________. (2)用弧光灯再照射A板上面,液滴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 (.(1)负电;(2)向上加速)
15.放射性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
,而
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 X 代表某种元素), 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
和
最后都变成
, 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可知图中
a = ,b = ,① 是 衰变.( 84 , 206① 是β衰变)
14.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表面,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则( CD )
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出光电效应现象
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金属c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与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用入射光B和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13.同学们根据中学物理知识讨论“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日地间的平均距离,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趋势”的问题中,有下列结论,请你判断哪些结论正确 ( ABD )
A . 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辐射大量光子,根据△E=△m·c2可知太阳质量 M 在不断减少
B . 根据 F=G和F=m
知日地距离r将不断增大,地球环绕速度将减少,且周期T=
将增大
C . 根据 F=G和F=m
知日地距离r将不断减少,地球环绕速度将增大,且周期T=
将减少
D .由于太阳质量 M 不断减小,辐射光子的功率不断减小,而且日地距离 r 增大,所以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功率也减小,地球表面温度也将逐渐降低
1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BC )
A.托马斯·杨的干涉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B.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1. 氢原子从一个能级向另一个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B、D ):
A .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C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D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木块A和B,质量均为m.B的左侧 固定一轻弹簧,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B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CD )
A.任意时刻,A、B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B.任意时间,A、B组成系统的动能不变
C.任意相等时间,A、B所受冲量的大小相等
D.当弹簧压缩而又恢复原长时,A静止,B以速度v0运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