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B、
C、
D、
2、下列四组中的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B、
C、 D、
1、设全集
,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25.(20分)质量为M=2kg、长为L=5m的薄木板,在水平向右的力F=10N作用下,以v0=6m/s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将质量为m=1kg的铁块(可看成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水平拉力F不变,木板与铁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g=10m/s2。)
(1)(5分)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6分)刚放上铁块后铁块的加速度a1、木板的加速度a2。
(3)(9分)通过计算判断铁块是否会从木板上掉下去,若不掉下去计算木板从放上铁块后到停止运动的总时间。
24.(18分)在海滨游乐园里有一种滑沙的游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斜坡倾角θ=37°,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
(1)求人在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斜面AB长L=60m,则人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3)若由于受到场地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m,为确保人身安全,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应有怎样的要求?(sin37°=0.6,cos37°=0.8)
23.(16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 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3)8 s末两物块A、B之间的距离s.
22.(每空3分,共18分)
(1)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下右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___mm。
(2)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①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变”或“不变”)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下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某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6、7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①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m/s。
②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两问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1.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在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0.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m/s2) ( )
A.5 m/s2 B.10 m/s2
C.25m/s2 D.15 m/s2
1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