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H4 2个二氧化硫分子

【解析】

(1).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两个铵根离子2NH4+ ; (2). 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SO2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 (3). 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混有少量食盐的小苏打( NaHCO3)样品。现称取样品10克,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克,至充分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6.04克。求: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塘沽十一中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盘中添加砝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左盘中增加氯化钠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如图B),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04 g/cm3),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②本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溶液分别装入___中(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________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如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

(4)从资源角度看: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 B.随手关闭水笼头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从用途角度看:水能灭火,原理主要是________;水能作溶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食盐 B.白糖 C.味精 D.麻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小明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县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作用。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首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请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合理即可)_____

(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合理即可)。

②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t3℃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④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二氧化碳、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钫(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铈原子中的中子数是58

B. 铈属于金属元素

C.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

D.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