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学习了氧气的知识,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家用制氧机如图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一)实验I:小组同学准备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取一只 250mL 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组同学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 验不能确定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

(二)实验 II:测定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请补充完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①检查_____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 a 和 b,向 A 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 和b,A 中水进入到 B 中,测得B 中水的体积为V1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_____操作。B 中水倒吸进入到A 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 V1 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 a b;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

D.步骤⑥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

(2)(数据记录)

经测定 V1=210mL;V2 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 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52

49

51

48

(数据处理已知在如表数据中 1 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3)(实验反思)

①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于制取成本较高不适合大量生产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取

③导致第 1 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

【答案】燃烧更旺只能说明收集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无法证明是纯净氧气 装置的气密性 打开止水夹b ABD 76.2 物理变化 2KMnO4K2MnO4+MnO2+O2 白磷的量不足

【解析】

[实验反思]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100%;

实验 II:①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 ,B 中水倒吸进入到A

(1)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偏小,会使测得的 V1 数值偏低,故正确;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 a b,故正确;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故错误;D、根据数据可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100%,故正确;

[数据处理] 根据题意,由于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故在数据处理时已删去;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可求出另外4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则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210mL-(52mL+49mL+51mL+48mL)÷4=160mL,故氧气的体积分数= 100%=76.2;

(3)①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③根据题意可知,B中剩余的水越多,说明消耗的氧气越少,压强变化小,倒吸的水也就少,所以第1组数据较大,说明氧气没有被消耗完,最可能的情况就是白磷量不足,不足以消耗所有的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装入药品后还需添加的用品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④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

(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如果用F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4)资料显示,将新制的含H2O2 5%(即H2O2的质量除以溶液总质量×100%)的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含H2O25%的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小晨按图甲-1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并伴有大量白雾出现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将乙和甲-2相连,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将丙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也易复燃。请通过分析说出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将丁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G处检验,木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其中一组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____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另一组同学对带来的河水样品进行净化。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图乙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小组同学用图丙对河水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当河水出来后变成澄清,此时小组有成员甲认为此时得到的是纯净水,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看法是不对的.请你帮乙同学告诉甲同学原因:____________ 。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消毒剂高铁酸钾(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丁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距。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序号)。

A.10 ml B.25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5)请你帮小明完成以下计算:

①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食盐______g,加入水________g。

②若要将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2%,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5号元素的元素名称为_____

(2)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发现很多规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相同。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3)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35 号元素是溴元素,如图为溴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 x 的值为_____溴元素应该排在_____元素的下方(填序号)。

A.钠 B.硫 C.氯 D.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 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图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横线”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上述变化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_(填粒子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

(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同学们做了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碳粉和氯化钾 B.泥沙和食盐 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二氧化锰和碳粉

(4)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气体D,气体D是_________ ,其机理是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钙能吸收气体D,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