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溶液中不断滴加N溶液,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答案】 氢氧化钠溶液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CuSO4溶液或CuCl2溶液或Cu(NO3)2溶液等 溶液不变色或溶液呈无色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或碳酸盐、活泼金属 溶液变红或有气体产生 Na+、H+、Cl-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可以确定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溶液过量时显酸性;由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一种溶液生成了蓝色沉淀,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加入的溶液是可溶性的铜盐,例如:CuSO4CuCl2Cu(NO3)2等,可以推出原溶液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是a处溶液;根据结论:b处或c处的溶液,溶液的pH等于7和小于7,溶液呈中性和酸性,当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由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或碳酸盐活泼金属,溶液变红或有气体产生可知,溶液呈酸性,可知加入的酸是过量的,能把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掉,而且还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电离的离子有Na+、H+、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及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

①从反应物减少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认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一位同学认为此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讨论后,他们用和甲相同的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加入_____,做了对照实验,完善了方案。

②从生成物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取上述方案C中的溶液少许,滴加_____,观察到有产生气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③探究方案①中C的溶质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滴加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溶质成分为_____

步骤二: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 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

A. 氢氧化镁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2)电解水的过程如下图。

①如图 1 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 内产生的气体为 __________

②如图 2 所示,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_________

(3)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容器中,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的是 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1℃时,甲的溶解度 ________(“>”、“<”“=”)丙的溶解度。

t2 时,将 50g 水加入到盛有 50g 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t3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 40g 乙物质,此说法是 ________(正确错误”)的。

t3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

⑤若甲、丙均为白色固体,利用 t3 时的溶解度数据, ________(“不能”)鉴别甲、丙两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3)溶于水的变化中,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

(4)中的是否属于合金?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CaCl2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 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 0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 Q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