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氢氧化钠浓溶液.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不含Mg.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10.47.25.0
Ⅱ.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
【实验分析及结论】“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MgCO3消耗的盐酸体积与0.5g“镁粉”消耗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g“镁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85%,“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

分析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②考虑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故先除掉二氧化碳,再证明是否有氢气生成,推测是否含有镁.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分析及结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进行回答:“镁粉”是否只含有MgCO3; 
【实验反思】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设计实验,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

解答 解:(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②因为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故先除掉二氧化碳,则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氢氧化钠浓溶液,再证明是否有氢气生成,如果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则推测“镁粉”中一定不含有镁;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分析及结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则推测“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MgCO3消耗的盐酸体积与0.5g“镁粉”消耗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g“镁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
设MgCO3的质量为x,则$\frac{x}{0.5g}$,解得x=0.425g,则$\frac{0.425g}{0.5g}$=85%,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85%;
“镁粉”中另一种物质的质量为0.5g-0.425g=0.075g,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5.3ml-4.25ml=1.05ml,则设0.5g该物质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x,则$\frac{0.05g}{1.05mL}$,解得y=7mL,故“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
故答案为:
(1)②氢氧化钠浓溶液. 不含Mg.
【实验分析及结论】0.5gMgCO3消耗的盐酸体积与0.5g“镁粉”消耗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MgCO3,85%,Mg(OH)2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全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测定物质的种类,关键在于知道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肥皂水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过滤,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并使杂质沉降.
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c;(填写字母)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E.
(3)实验室用装置B、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B.H2O$\frac{\underline{\;通电\;}}{\;}$H2↑+O2
C.Cu+H2SO4=CuSO4+H2D.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土壤污染会影响食品安全,我国的某地区曾发生“镉大米”事件.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判断不正确的是D(填字序号).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
(3)“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CO3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①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Cl2+Na2CO3═2NaCl+CdCO3↓.
②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河水中含Cd2+的质量为0.018mg(河水密度为1.0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mg).国家要求水中Cd2+的含量的标准≤0.005mg/L,用Na2CO3处理的河水否(填“是”或“否”)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氢离子2H+;(2)炉具清洁剂里的碱NaOH;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1}{{O}_{2}}$;(4)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
【查阅资料】Ⅰ.木炭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该实验的红色固体产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假设1: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2: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3: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请补充完成假设3).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假设1成立
若固体部分(选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假设2和假设3均成立
探究二:测定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该化学兴趣小组经交流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方案: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10g.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称取5.00g的红色固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     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
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 ④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
(2)方案二中利用同样的装置,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氮气转化为液氮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分子间的空隙减小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实验操作时需要“胆大心细”,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否则就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引发危险.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量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值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量取液体
D.
收集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