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
【查阅资料】Ⅰ.木炭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该实验的红色固体产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假设1: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2: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3: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请补充完成假设3).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假设1成立
若固体部分(选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假设2和假设3均成立
探究二:测定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该化学兴趣小组经交流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方案: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10g.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称取5.00g的红色固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     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
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 ④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
(2)方案二中利用同样的装置,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分析 探究一:【猜想与假设】因为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则根据假设1、2,推测假设3;
【设计实验】如果暗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加入稀硫酸时,Cu2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探究二:
【方案一】(1)考虑操作A是过滤,掌握在实验室中完成过滤的玻璃仪器;
(2)考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3)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通过计算,如果假设3成立,可计算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方案二】
(1)盐酸易挥发,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考虑浓硫酸的吸水干燥作用;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为:氢气与Cu2O生成铜与水;
(4)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被碱石灰吸收;
(5)正确的顺序是: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把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出,再打开K2,关闭K1,点燃酒精灯;
(6)根据化学方程式化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
【交流与反思】
(1)根据在方案一的测定实验,考虑测定结果偏大的可能的原因;
(2)通过测定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解答 解:探究一:
【猜想与假设】因为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则根据假设1、2,推测假设3为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即Cu2O+H2SO4=CuSO4+Cu+H2O,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10g.故: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设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质量为x.
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 质量差
    144              64     80
     x                      5.00g-4.20g=0.8g
则$\frac{144}{80}=\frac{x}{0.8g}$,解得x=1.44g
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 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高,会导致计算的Cu2O的质量偏高,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会偏大;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实验;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量为100.18g-100.00g=0.18g,则设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x.
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144          18
x          0.18g
则$\frac{144}{x}=\frac{18}{0.18g}$,解得x=1.44g
答: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铜与氧气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而④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结果偏小,故选①②③.
(2)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差即为Cu2O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Cu2O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故填:c.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部分
探究二:【方案一】(1)过滤,漏斗;(2)氢氧化钠,无蓝色沉淀生成.(3)1.44g;
【方案二】(1)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干燥氢气;偏大;(3)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偏大;
(5)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氢气不纯,发生爆炸;点燃;
(6)1.44g
【交流与反思】
(1)①②③;(2)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量的氧气和甲烷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氧气   甲烷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11.2   3.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待测
A.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B.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X的质量为3.6g
D.反应方程式中氧气与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市场有一种家庭自制消毒液的小电器,自制的消毒液在洗涤厨房用品时特别有用.
自制的消毒液的操作是:使用时先配制一小勺较浓食盐水,注入电器上的一个小槽内,小槽内配有两个电极.接通电源,在通电的条件下,在两极上分别生成少量氢气和氯气(Cl2),同时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气体,少量氯气会完全溶解在水里,并和水作用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它能对各种细菌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另外,次氯酸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次氯酸溶液常作为一种安全的消毒液,在厨房中可用它来洗涤碗筷、瓜果.另外,如用它来浸洗毛巾抹布,除了消毒,还具有漂白的功能呢!自来水厂也是把适量的氯气通入自来水,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其中的化学反应和杀菌的原理,都是和家用消毒器相似.
依据文章内容,回到下列问题:
(1)Cl2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次氯酸和氯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不同.
(3)家用消毒器用氯化钠溶液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Cl2↑+H2↑+2NaOH.
(4)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5)你认为用自来水和食盐制消毒液的优点是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氢氧化钠浓溶液.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不含Mg.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10.47.25.0
Ⅱ.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
【实验分析及结论】“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MgCO3消耗的盐酸体积与0.5g“镁粉”消耗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g“镁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85%,“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Cu粉     Fe粉      Fe2O3
B.Na2CO3     BaCl2     KNO3
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NH42SO4  KNO3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含有H
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
C.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碱石灰(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一定只剩下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
探究燃烧条件
B.
探究MmO2对反应速率影响
C.
探究铁生锈
D.
探究溶解性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刚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联系到前面学习的知识,小刚同学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刚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0.25%淀粉溶液(ml)蒸馏水(ml)0.3%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32---变蓝色
231--1不变蓝
33-1-1不变蓝
43--11变蓝色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刚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酶是一种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从而丧失活性.
(2)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3)在看了小刚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王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刚的猜想.小王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CuSO4溶液更换成CuCl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刚作怎样的更换?将NaCl溶液换成Na2SO4溶液.
(4)在生活中重金属盐类通常也被作为消毒杀菌的药物来使用,如图所示为硝酸银滴眼液的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条注意事项,你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盐水来减轻硝酸银的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AgNO3=NaNO3+AgCl↓.

(5)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常见,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若有人误食被电镀厂废水(含铬(Cr)、镍(Ni)、镉(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为解毒,下列四种供选物质中你不应该选择的是④.
①鸡蛋清    ②鲜豆浆     ③鲜牛奶     ④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 (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O2C.N2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