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故A正确。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B正确。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用力向下甩。故C错误。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故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2”的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为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为+2价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

DCO(NH2)2中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中含NH2原子团的个数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

(1)反应的原理为:Zn + 2SO2 == ZnS2O4,该反应类型为

(2)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a的名称为

(4)滤液中含有 Na2S2O4,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 的原因是 加入 NaCl 的原因是

(5)198g Zn(OH)2 理论上能得到 Zn 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8.0 g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溶于128.4g稀盐酸中,盐酸恰好完全反

应。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滤渣2.9 g。(假定铝土矿样品中其所含杂质不溶于盐酸)。

(1)求铝土矿的纯度 %。

(2)求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而真金不怕火炼,这说明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这一事例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变质,这一事例说明温度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呢?

2猜想与假设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

实验药品: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两份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温度的稀硫酸20、40

供选仪器:药匙、气体发生装置2套气密性良好、量筒2支、分液漏斗、秒表、胶头滴管、水槽、大试管2支。

利用上述仪器种药品,补充完成下表的实验报告。

该实验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有多种,除了上述观测点外,可以观察或测量的量还有写一条

等。

4结论与解释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温度越高,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5拓展分析

根据其他测定方法,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

时间0t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t以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列活动中不是通过化学变化提供能量的是

A、用煤作燃料 B、用电饭煲煮饭

C、用炸药爆破 D、用压缩天然气作汽车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