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铜离子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均用方程式表示)
将上边表格填写完整.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查阅部分资料后,他继续进行了实验.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装置B装置C装置D
第一次
加热后
绿色粉末变黑色白色粉末变蓝色
质量增加0.9g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第二次
加热后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实验分析与反思】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
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Cu、C、O、H;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u:C:H:O═64:6:1:40(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此题为物质的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样品中加入稀硫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得溶液与铁接触能生成红色固体,则有铜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可以求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根据红色粉末的质量可以求得铜的质量以及与铜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根据石灰水增加的量可以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求得碳元素以及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实验探究:样品中加入稀硫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得溶液呈蓝色,说明含有铜离子,与铁接触能生成红色固体,则有铜生成,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还有硫酸,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本题答案为:

操作步骤实验步骤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根(CO32- )
②铜(Cu2+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实验现象和处理]无水硫酸铜质量增加,则有水生成,白色粉末会变蓝,所以本题答案为:
 装置A装置B装置C装置D
  白色粉末变蓝色  
     
[实验分析与反思]1、实验中使用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易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⑤后进行尾气处理,所以本题答案为:⑤;
2、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需排除其他物质造成的干扰,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所以本题答案为: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以看出,绿色粉末经过反应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含有铜、碳、氢、氧四种元素,铜的质量为6.4g,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所以氧化铜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6g,生成的水的质量为0.9g,所以氢元素的质量为$\frac{2}{18}$×0.9g=0.1g,所以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0.9g-0.1g=0.8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所以碳元素的质量为$\frac{12}{44}$×2.2g=0.6g,所以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2g-0.6g=1.6g,所以Cu:C:H:O═6.4g:0.6g:0.1g:(1.6g+0.8g+1.6g)=64:6:1:40,所以本题答案为:Cu、C、O、H;Cu:C:H:O═64:6:1:40.
故答案为:碳酸根(CO32- )     铜(Cu2+
Fe+H2SO4═H2↑+FeSO4     Fe+Cu SO4═Cu+FeSO4
【实验现象和处理】白色粉末变蓝色
【实验分析与反思】⑤;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Cu、C、O、H;Cu:C:H:O═64:6:1:40(过程有错误不得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另外要熟练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小明发现,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氧气(空气)不充足,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的阀门调大填(调“大”或“小”).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不易燃烧.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可燃物而引发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08年9月25-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为中国航历史写下重要一页,“神七”宇航员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E装置内装入超氧化钾固体,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A作CO2发生装置,在加药品前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NaOH溶液.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研究金属与水的反应是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较高温度下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是铁作为一种较活泼金属的有力证据.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成功地完成了该实验.在高温下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与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和氢气,氢气可以在装置右端的支管处被点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其中还原剂为:铁粉.
(2)同学们对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①A处湿沙子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汽;
②D处气体通过水的目的是 使氢气中混杂的水蒸汽遇冷液化,使氢气更纯净易于点燃.
(3)同学们还探索了铁粉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列表如下:(注:反应时间指加热一分钟后收集10毫升气体所需时间)从表中可以看出:铁粉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是反应时间最短,反应速度最快.
铁粉质量/g0.20.40.60.8
第一次反应时间/S91404599
第二次反应时间/S844450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生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下图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请你分析,并参与测定工作:

燃烧有机物的质量实验装置实验(1)~(4)装置质量
实验前实验后
甲组3.2g(1)150g(1)154.6g
(2)150g(2)153.4g
乙组3.2g(3)150g(3)153.6g
(4)150g(4)154.4g
(1)你选用的实验装置是乙(“甲”或“乙”),你不选另一个装置的原因是若先通过氢氧化钠再通过浓硫酸,会影响对原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测定.
(2)根据表中数据,通过计算推测出该有机物是哪些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节假日,某班同学去郊外进行野炊活动.
(1)他们所带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B.(填序号)

(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C.(填序号)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糖醋鱼
(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
(4)铝锅比铁锅耐腐蚀,原因是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被腐蚀.
(5)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O2(或空气)充分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某中学兴趣小组从污水中取样想对其成分进行验证:
(1)若要用pH试纸测定该河水的酸碱度其正确的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要证明污水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写出简单的验证方案如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样加入足量硝酸溶液
②取步骤1中反应后的溶液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③过滤
④在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气泡
有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含有碳酸钠
含有硫酸钠
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401:201:101:51:31:22:31:1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1247950547593106153240
(1)据如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frac{1}{10}$时,反应速率最快;
(2)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填“是”或“不是”)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MnO2与KClO3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B.钢铁生锈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