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可能有Fe(NO3)2Mg(NO3)2Cu(NO3)2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 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答案】D

【解析】

由于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镁>铁>铜>银,把一定量的铁放到AgNO3CuNO2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首先和AgNO3反应,再和CuSO4反应,而不能与MgNO32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CuSO4没有全部参与反应,即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同时也生成了硝酸亚铁,因此在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

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FeNO33MgNO32CuNO32,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错误;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故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A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用H2O2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4CO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实验室制取CO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OCO应从__________进(选“a”或“b”)。

5)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

①该装置B处应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填化学式,下同),Y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肥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

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备,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______(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32:3 B.40:3 C.48:3

(实验与结论)

①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②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然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此红色铜球,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______。(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2)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 CaCl2KClCu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

2)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硅原子中有______个质子;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Y=X+8

CYZ处于同一族

(2)X元素和Y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R2+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的元素符号是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并垄断其销售而得名。他们从盐井中获得粗盐(含泥沙、Na2SO4CaCl2等杂质),然后经多次处理最终得到盐巴”.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准备把粗盐提纯成不含杂质的精盐。其主要步骤为:

(一)除不溶性杂质

除不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和计算产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填名称)。

(二)除可溶性杂质

他们称取上步产品5g,充分溶于水按下面流程进行提纯:

1)物质a不能选用______(填序号)。

A. Ba(NO3)2 B. Ba(OH)2 C. BaCl2

2)沉淀B是碳酸钙和______(填名称)。过程中两次加入过量试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若上述操作都正确无误,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g比原来的质量还要多,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