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有下列八种物质:①液氮、②澄清的石灰水、④蒸馏水、⑤二氧化硫、⑥洁净的空气、⑦二氧化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序号填写)
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⑥;属于单质的是①;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⑤⑦.
(2)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BCDE(填序号).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带正电
E.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F.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
(3)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如表.
物质
微观示意图
①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分子构成的.
②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丙.
③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④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3:1:2.
10元素名称
(1)如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Al; 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O;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H;
(2)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2;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澄清的石灰水、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氮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蒸馏水、二氧化硫、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原子不可再分、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都是错误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都是正确的;由表格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丙,甲和乙属于单质;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3H2+N2$\frac{\underline{\;催化剂\;}}{\;}$2NH3,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3:1:2;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氧,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是氢;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2,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解答 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澄清的石灰水、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氮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蒸馏水、二氧化硫、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②⑥;①;④⑤⑦;
(2)原子不可再分、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都是错误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都是正确的;故答案为:BCDE;
(3)由表格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丙,甲和乙属于单质;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3H2+N2$\frac{\underline{\;催化剂\;}}{\;}$2NH3,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3:1:2;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氧,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是氢;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2,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案为:①分子;②丙;③-3;④3:1:2;(1)Al;O;H;(2)CaCl2;+4;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原子、分子的构成、有关化合价的计算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颗粒进入水中;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浓硫酸,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
(5)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_{8}^{18}$O(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8)是一种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被用作示踪原子.${\;}_{8}^{18}$O与普通氧原子属于(  )
A.相同分子B.相同原子C.相同元素D.相同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其中A、C是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B是未包过氧化钠的棉花.实验中观察到A、C棉花依次燃烧,B棉花未燃烧.

(1)B棉花起的作用是对照实验.
(2)棉花能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以上的条件.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
Ⅰ.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
Ⅱ.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Ⅲ.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②E中石灰水变混浊;
③P处带火星木条复燃.
【实验分析】
(3)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A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4)E装置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E中石灰水温度升高,由于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导致饱和石灰水析出固体Ca(OH)2,产生浑浊.
【实验结论】
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2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2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前没有H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NaOH.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经过不同处理后,用途更加广泛.
(1)如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中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主要设备是过滤池,除去臭味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的设备是活性炭吸附池.经过以上处理的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蒸馏.
(2)目前,许多自来水厂采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常温下,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杀菌消毒.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BCD.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上海世博会使用的很多LED灯,为其提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S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飞船上采用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请写出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O2+2LiOH=Li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按如图装置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得氧气的体积.按图中所表示装置能否测量氧气的体积?如不能,请说明如何改正.若量筒中凹面的最低处示数为25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