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①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②若用E装置干燥并收集一瓶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CO2
B O2
C H2
D NH3
(4)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CaC2) 与足量的水在常温下剧烈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5)小雨同学在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时,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A试管中预期的实验现象,从操作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成功后,小雨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合并,然后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雨继续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
[实验并得出结论]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该不溶性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此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反思与评价]小军同学用表面积相等的以上三种金属片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完成同样的探究,却意外发现铁片中加稀盐酸后,溶液变为黄色。试写出溶液变为黄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锥形瓶 CaCO3+2HCl=CaCl2+ H2O+ CO2↑ BC B CaC2+2H2O=C2H2+Ca(OH)2 B 未将铝丝表面的氧化膜除去 铁和铜(或Fe和Cu) Fe+ H2SO4=FeSO4+H2↑ 6HCl+Fe2O3=2FeCl3+3H2O
【解析】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题中A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物是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CO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H2O+ CO2↑。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选择C,故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C。
②E装置中干燥剂是碱石灰,二氧化碳能跟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还能和氧化钙吸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因此不可以用E装置干燥二氧化碳;O2不跟碱石灰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能吸收氧气中的水分,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该集气瓶收集氧气应从左侧长导管进,因此该装置可以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H2、NH3都可以用碱石灰干燥,但因为密度比空气小,用该集气瓶收集这两种气体应该从右侧短导管进,不可用图中装置收集。因此若用E装置干燥并收集一瓶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B。
(4)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CaC2) 与足量的水在常温下剧烈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2H2+Ca(OH)2。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B。
(5)①实验中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A试管中预期的实验现象,从操作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没有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丝在空气中很容易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不将该氧化膜打磨除去,铝就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接触反应。
②实验成功后,小雨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合并,然后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
实验并得出结论: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溶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又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固体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铝,则该不溶性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铁和铜(或Fe和Cu)。该实验中一定发生铁和稀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Fe+ H2SO4=FeSO4+H2↑。
③反思与评价:因为铁片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溶液呈黄色,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时,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铁片中加稀盐酸后溶液变为黄色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①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②一定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说法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 | 17 | m | 6 | 11 |
A.物质Y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 Z 和Y 的质量比为 6:1D.参加反应的 Z 和W 的质量比为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当气泡连续且比较均匀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_____,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可以随时添加稀盐酸,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选择一种合理情况即可),若选用k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若选用k装置验证二氧化碳,其中的药品名称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气体能够导出的原因是,瓶内发生化学反应,使_____压强变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导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物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B. 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地加入CaO固体粉末
C.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为 t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是 A>B>C
B.将 A、B、C 的饱和溶液从 t3℃降到 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C.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 M 点的A溶液, 可在恒温条件下加入A物质
D.t1℃时 65gC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C 物质 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春暖花开,老师组织同学们到郊外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户外便携式煤气灶、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 以下两个小 题。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从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挑选出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维生素的一种食物是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富含糖类的一种食物是_______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携带过程中,某同学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2. 化学反应能提供能量。
(1)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如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避免铁锅被烤坏 B 避免食物烤糊了 C 使用外焰加热
(2)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灭火。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 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