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的实验。
(1)固体Y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在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
(2)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状物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 (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将该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反应),甲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用来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
步骤:反应前称量B装置的质量;从分液漏斗中滴入足量的盐酸,当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B装置的质量,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的CO2的质量。(资料:2NaOH +CO2= Na2CO3 + H2O,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B装置中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 ;C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
(2)有同学提出质疑:此装置无法全部收集到生成的CO2,原因是 。改进方法是 。
(3)改进方法后进行实验,如果C装置中的现象是 ,只需利用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来确定CO2的质量。
(4)实验前称取20g大理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改进方法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6.6g,求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准备实验: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用玻璃片盖住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 (选填“光滑”或“磨砂”)面与集气瓶口接触。
(2)装置B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接触,若需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 装置制取氢气,若用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应先将 ,然后气体由 (选填:a\b)进入。
(4)如图装置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加药品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反应开始,反之则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SO2、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2)实验中观察到A中白色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固体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3)该实验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固体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aO + H2O ===Ca(OH)2 B. Fe + H2SO4= FeSO4 + H2
C. 2KClO3 = 2KCl + 3O2 D. Ca(OH)2+CuSO4=C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