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生活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填空
(1)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自来水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的加热煮沸的方法使硬水变成软水.
(3)生活中常食用加碘食盐,其中“碘”是指碘元素(选填“原子、元素、分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分析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生活中常食用加碘食盐,其中“碘”是指碘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解答 解:(1)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是不断运动的.
(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加热煮沸.
(3)生活中常食用加碘食盐,其中“碘”是指碘元素.
故填: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填:铝元素.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蚁酸(化学式为HCOOH)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提出猜想】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是什么
(1)甲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乙同学对该气体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CO.
【实验设计】乙同学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未画出).
【讨论交流】
Ⅰ.根据实验现象,A中溶液不变浑浊(填“变”或“不变”),就能否认猜想①.
Ⅱ.装置B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拓展延伸】丙同学提出:蚁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中,如果一种是水,另一种氧化物就一定不是CO2.从理论上分析,其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则该反应无法配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食品腐烂
C.电解水D.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酒精灯.
(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二氧化锰(填名称),其起催化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能(填“能”或“否”).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棉花.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5)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c端进入(填“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结冰,常在水箱中加入乙二醇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溶液中一定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2)若a试管收集到10ml的气体,则b试管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5ml.
(3)写出电解水时反应的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4)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6mLB.等于6mLC.小于6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钠元素Na 
(2)三个磷原子3P
(3)铁Fe
(4)氮气N2
(5)两个氧分子2O2
(6)2个钙离子2Ca2+ 
(7)-2价的硫元素$\stackrel{-2}{S}$
(8)氦气He
(9)四氧化二氮N2O4   
(10)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a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②,因为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