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②上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ABD 2CO+2NO N2+2CO2 。 参加反应的氧气(或参加反应的氧元素)。 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且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若考生答“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或“部分生成物附在坩埚钳上”或“部分生成物没有留在石棉网上”等答案同样给分)。
【解析】
(1)①该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图示可知,分子的数目由4个变为3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应物由新物质生成,故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②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前由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1个氮分子和由2个CO2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 N2+2CO2;
(2)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通过观察可知,镁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且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会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也可能部分生成物附在坩埚钳上,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硅原子中有______个质子;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化学与健康。
钙能强壮骨骼,在人体中属于_______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在人体组织中,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与资源。
在空气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很小,但有广泛的用途。写出氦气的化学式,并标出氦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正常的雨水略呈______性(填“酸”或“碱”),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酸雨是由于SO2等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化学与材料。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化学元素,请回答:
大部分手机外壳是用塑料或镁合金制成,二者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手机线路的主要原料是铜,微电子材料还用到金、银、钽等,在此主要利用了铜的______性。
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并垄断其销售而得名。他们从盐井中获得粗盐(含泥沙、Na2SO4和CaCl2等杂质),然后经多次处理最终得到盐巴”.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准备把粗盐提纯成不含杂质的精盐。其主要步骤为:
(一)除不溶性杂质
除不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和计算产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填名称)。
(二)除可溶性杂质
他们称取上步产品5g,充分溶于水按下面流程进行提纯:
(1)物质a不能选用______(填序号)。
A. Ba(NO3)2 B. Ba(OH)2 C. BaCl2
(2)沉淀B是碳酸钙和______(填名称)。过程中两次加入过量试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若上述操作都正确无误,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g比原来的质量还要多,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以下常见化学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或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CO气体还原CuO的实验应选____装置(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
(4)装置⑥可以用于气体的收集,请用图中“a”或“b”填空:当收集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CO2气体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通入。当收集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CH4)时,采用排水法收集,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通入;若要将瓶中气体导出,应将水从_______充入。
(5)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硫化氢气体,仪器B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底部放有带孔塑料隔板,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往A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关闭止水夹,将A容器适当上移或下移,若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②制备硫化氢气体时,块状硫化亚铁固体先放在_______(填“A”或“B”)容器中,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然后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的使用见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使得金属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1)远古时期人类打制或磨制石器,发生的是______变化,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氧化铜和木炭粉在高温下混合加热,就可以得到单质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赤铁矿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焦炭、石灰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请写出在高炉内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因为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所以应用更加泛。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____和____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
(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
气 体 | 氢 气 | 氧 气 |
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 | 1.63×10﹣3g | 4.34×10﹣3g |
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___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____2:1(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
【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点燃蜡烛并连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 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____ | |
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 | 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____产生 |
【分析及结论】
(1)蜡烛熄灭前,要让白磷浸没在小试管所盛的水中,目的是_________。
(2)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让它发生反应提高瓶内的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猜想____和____不能成立。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