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溶液B.
(2)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3)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已知:BaCO3、BaSO4均为白色沉淀,且前者溶于盐酸,后者不溶
则:(1)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Cl2,可能含有NaCl;一定没有CuSO4.(均用化学式填空)
(2)写出生成BaSO4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分析 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这五种物质都是可溶性的物质,且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硝酸银能够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从而根据这些知识解决出下列问题.

解答 解:(1)由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2)向沉淀中加入过滤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知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还含有氯化钡;
(3)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而氯离子可能来自氯化钡或氯化钠,因此不能确定氯化钠;
故答案为:(1)Na2CO3、Na2SO4、BaCl2;NaCl;Cu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

点评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学习了前二个单元后,灵兮同学有以下几种认识:
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应直接放回到滴瓶中;
③臭氧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④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
⑤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⑥二种无色液体混合后,如果颜色没有改变,也没人气体和沉淀产生,则该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到灾区.上述食品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营养素的是大米.
(2)部分救灾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因为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O2C.
A.不能供给呼吸             B.体积分数偏小         C.比低海拔地区稀薄
(3)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3.
(4)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FeSO4溶液(CuSO4过量锌粉过滤
BCO2气体(CO)过量氧气点燃
CNa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
DCaO固体(CaCO3足量的水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列物质:(1)氖气 (2)液氧 (3)空气 (4)铁水 (5)水银(6)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后所得剩余固体(7)稀盐酸(8)水.用序号按要求填写:属混合物的是(3)(6)(7)   属于纯净物的是(1)(2)(4)(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不断搅拌
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而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是因为铁、铜、金金属活动性:铁>铜>金.金很不活泼,很难腐蚀;铁较活泼,易腐蚀.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现有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20吨,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10%的生铁12.44吨(保留两位小数). Fe3O4可看做FeO•Fe2O3,则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甲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乙的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NaOH的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均能与CO2反应].
(1)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一
探究CO与CuO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frac{\underline{\;\;△\;\;}}{\;}$CO2+Cu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是否有CO2气体产生
实验二(b换成酒精喷灯)
探究CO2与C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 $\frac{\underline{\;高温\;}}{\;}$2CO
NaOH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或吸收)CO2气体
(2)上述两实验中,在导管c的尖嘴处都用火柴点燃,其目的是否完全相同?简述理由:不完全相同.实验一的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高温下CO2与C能反应,且产物为CO,次要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坐落于扬州宝应的江苏宝胜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方程式为:2Cu+2H2SO4+O2$\frac{\underline{\;\;△\;\;}}{\;}$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②③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①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CuO+H2SO4═CuSO4+H2O;
③Fe+CuSO4═FeSO4+Cu.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乙(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确保CuSO4用完”或“将Cu完全置换出来”(合理即可).
(4)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请提出你的想法:将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或过滤前在加适量的酸以除去剩余的铁粉.
(5)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蒸发、降温(“绿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6)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4900g,需水3060mL(水的密度为1.0g/mL).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将浓硫酸沿玻璃棒加入水中.
(7)根据乙同学查出的方程式(2Cu+2H2SO4+O2$\frac{\underline{\;\;△\;\;}}{\;}$ 2CuSO4+2H2O)计算:如果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稀释后全部参加了反应(假设硫酸不和碎电缆皮、其他杂质反应),所能处理的废料中含纯铜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