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测得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变量y可表示的是
A.溶剂的质量B.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C.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
(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_____(填“NH3”或“CO2”),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填“循环Ⅰ”或“循环Ⅱ”)。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当气泡连续且比较均匀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_____,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可以随时添加稀盐酸,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选择一种合理情况即可),若选用k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若选用k装置验证二氧化碳,其中的药品名称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气体能够导出的原因是,瓶内发生化学反应,使_____压强变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导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医疗急救时需要用______,是因为其能供给呼吸;
②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有关;
③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___________;
④制作馒头面包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其能与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
(2)小明一家与朋友们决定使用“共享汽车”出行。
①“共享汽车”中的挡泥板所用材料属于_____________材料,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_____ 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③为减少空气污染,部分“共享汽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好处有______(填标号)
a降低出行成本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节约能源 d降低交通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C能够还原生成Fe,所以C也能够还原CuO生成Cu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B、C、D物质类别不同,其中C和D中不含相同的元素,E、F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是吸热反应
B.C和E 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D一定是稀硫酸
D.C→A 反应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