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里某校同学选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②实验前,甲组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如图收集氧气的方法叫 ,采用该方法收集的理由是 ,除此之外还可选择 法收集氧气,理由是 ,若他们采用后面这种方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充满了容器?

④若该组同学选择如图所示方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等。

【答案】分液漏斗 集气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水集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容器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充满了容器,否则没满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集气瓶没灌满水;装置漏气等

【解析】

试题分析②这种做法可以使装置内外形成压力差,看装置是否漏气,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图收集氧气的方法叫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并且密度大于空气,故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容器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充满了容器,否则没满

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多种: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集气瓶没灌满水;装置漏气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

20

30

40

50

溶解度(g/100g水)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7) (填“增大”或“减小”)。

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 (8)

③ 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9) 之间(用编号表示)

A.20℃以下 B.20℃~30℃ C.30℃~40℃ D.40℃50℃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 (10) g;40℃时,将70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11) g。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12) (用编号表示)

实验设计:将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

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13)

KCl不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mL水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C.连接好仪器后,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开始实验

D.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在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炼铁,并将得到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收集。(提示: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

实验步骤如下:(说明:M去掉,导管口加个气球,我不会加,让印刷厂给加上的)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加入硬质玻璃管中,其它容器中各加入适量试剂(如图所示)。

(3)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和K1,打开K2,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4)打开分液漏斗开关K,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液面没过导管下端,关闭开关K。关闭K2,打开K1,继续通CO,点燃酒精喷灯,装置A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当装置C中的现象是 时,说明装置B中的反应是充分的,立即关闭K1,打开K2,装置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

(5)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至装置A的药品冷却。经称量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 g,此时生成Fe的质量是_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氢气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用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D.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可制得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KCl)固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按如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 KClO3

5 580

K KClO3、MnO2(质量比1:1)

3 350

K KClO3、CuO(质量比1:1)

K KClO3、Fe2O3(质量比1:1)

3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比较,氧化铜催化效果仅次于二氧化锰,请你推出其分解温度(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

【交流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不变;

(4)影响氯酸钾分解快慢除催化剂种类外,你认为还可能有的影响因素是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测地醋酸溶液的pH为9 B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熟石灰改良酸陛土壤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