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里收集了一些溶质为 FeSO4 和 CuSO4 的废液,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溶液,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步骤 I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②步骤 II 中所加试剂 Y 的名称是 ___。
③加入过量 X 的目的是 ___。
④操作 a 和 b 的名称是 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
⑤上述步骤 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⑥步骤 II 中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洗涤时检验金属铜是否已洗净的方法是 ___
【答案】Fe+CuSO4→FeSO4+Cu 稀硫酸 使 CuSO4 完全转化为 FeSO4 过滤; 玻璃棒 I 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金属铜已洗净
【解析】
①由于需要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而溶液还必须为硫酸亚铁,即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以加入的X是铁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②由于有加入过量的铁,又要得到硫酸亚铁,所以步聚Ⅱ中所加试剂Y的名称是稀硫酸;
③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将硫酸铜完全反应;
④操作a和b能将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⑤步骤Ⅰ所包含的反应铁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⑥步骤Ⅱ中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洗涤时检验金属铜是否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金属铜已洗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标有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小明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测定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请认真看清上图信息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当滴加盐酸到C点时,所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_____。
②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到0.1%)_____。
③导致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原因是_____。
④当滴加盐酸到图像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
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在工业上,制取氯气和烧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环节Ⅰ: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母液为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环节Ⅱ:利用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氯化钠(工艺流程如下图)。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
(4)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
环节Ⅲ: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并测定烧碱的纯度。
(1)请写出环节Ⅲ生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工业烧碱常常含有一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杂质。为了测定烧碱的含量,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
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
(3)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①探究方案中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②探究方案中因缺少 (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环节Ⅳ:应用举例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 → →⑤(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 ;烧杯中NaOH溶液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进行探究时,误把氢氧化钠溶液当成稀硫酸加入到锥形瓶中,他惊奇的发现有无色气体放出,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提出问题)难道NaOH溶液也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吗?
(查阅资料)(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AlO2溶于水,溶液显无色)
(进行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见表1)仅供选用的试剂:20%的硫酸溶液、30%的NaOH溶液.
表1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_____,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_____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若小明向合金粉末中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硫酸,则最终剩余的固体成分是_____.
(拓展与分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收集了一些溶质为 FeSO4 和 CuSO4 的废液,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溶液,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步骤 I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②步骤 II 中所加试剂 Y 的名称是 ___。
③加入过量 X 的目的是 ___。
④操作 a 和 b 的名称是 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
⑤上述步骤 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⑥步骤 II 中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洗涤时检验金属铜是否已洗净的方法是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g/100g水)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__。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 由①②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D. 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银白色的金属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药品,其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
A.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如: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B.C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有:
Na2CO3 +HCl=NaHCO3 +NaCl(盐酸量不足)
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量过量)
探究一:钠的氧化物是Na2O还是Na2O2 ?
(1)为检验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Na2O还是Na2O2,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产物为Na2O |
探究二:白色固体是NaOH还是Na2CO3 ?
(2) 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1:Na2CO3 猜想2:NaOH 猜想3:Na2CO3和NaOH
[实验1]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配成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______ | __________ | 猜想3成立 |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