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氧化铜(CuO)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中.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H+、H2O和SO42中的哪种粒子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三个实验来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们可能提出的假设是: ①可能是H2O能使氧化铜溶解;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假设不成立;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是哪一种能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可以在(Ⅲ)中加入溶液,通过的现象来证明不是(填离子符号)溶解的氧化铜;
(4)探究的结论为
(5)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试管内壁上往往留有一层薄薄的“铜镜”,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来除去“铜镜”.请写出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铜镜变黑;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

【答案】
(1)可能是H+使CuO溶解;可能是SO42使CuO溶解
(2)①
(3)Na2SO4等;固体不溶解;SO42
(4)稀硫酸中的H+使CuO溶解
(5)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
【解析】解:(1)稀硫酸中存在水分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分子、氢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中的一种使氧化铜溶解;所以答案是:可能是H+使CuO溶解;可能是SO42使CuO溶解;(2)实验I中,氧化铜不溶解,说明水分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故填:①;(3)因为Ⅰ实验证明了H2O不能使CuO溶解的结论,实验Ⅱ中既有H+ , 又有SO42和H2O,其中水分子已经证明了不能使CuO溶解,而且知道实验Ⅱ中的现象是氧化铜溶解,但三个实验必须得出实验结果,如果实验三再加盐酸,那硫酸根就没法证明了,所以实验Ⅲ中应加入的物质应该是含硫酸根的溶液;故填:Na2SO4等;固体不溶解;SO42;(4)通过实验可以得知,水分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不能使氧化铜溶解,使氧化铜溶解的是氢离子,只有含有大量氢离子的溶液才可以和氧化铜反应,使之溶解;故填:稀硫酸中的H+使CuO溶解;(5)因为铜不活泼,所以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先将铜灼烧变为氧化铜,再用酸溶解,洗涤即可;故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比A瓶与(填“B”或“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 结论是(用语言表示).
(3)【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三目的是探究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蓝宝石的主成分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为

A. Al2O3 B. CuO C. Fe2O3 D. 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废弃家电中获得了铁(Fe)、铜(Cu)、银(Ag)、金(Au)四种金属.如何区分这四种金属呢?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同学们经过观察很快将四种金属分为两组.他们的分组依据是
(2)A在空气中灼烧的现象是;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上述方法区分金属的同时,还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由Ⅱ组可以获知的活动性顺序是;若要验证Cu、Ag的活动性顺序,还需补做一个实验,写出实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金属材料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填“A”或“B”)
(3)40℃时,将A、B各15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41.2%
B.53.8%
C.58.3%
D.7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Fe粉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无气泡产生;继续滴加H2O2溶液,有气泡出现;反应后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1)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你就他们的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湿润,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 污水显性. Ⅱ.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
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甲、乙所示: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理由是
(3)乙同学当观察到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消耗NaOH溶液2g,则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4)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丙同学利用连线在传感器上的计算机随机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溶液的pH随所加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5)从曲线上可知污水的pH= , M点表示的含义是
(6)除去污水中的盐酸,你建议选用的原料是
A.NaOH;
B.Ca(OH)2
C.CuO;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