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
A.用氯化钾制氯化钠KCl+NaNO3=NaCl+KNO3
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
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氯化钾与硝酸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D、Na2CO3+Ca(OH)2=CaCO3↓+2NaOH,是用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而不是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A(填图中代号,下同)B,排水法的收集装置为E.
(3)所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B,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C.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而作干燥剂
D.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8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9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乙醇、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甲为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CaO,俗称生石灰,I的化学式为Na2CO3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3)将溶液G与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铜,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Zn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1)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甲同学按图(1)所示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你认为他的操作是否正确?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且用量筒作为配制容器(若正确,请填“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地方)
(2)按要求从如图a的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乙同学要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择BC(或BE);丙同学要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C(或D).

(3)小松同学探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Ⅱ)所示.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保证此处不漏气;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4)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  ④稀H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②③(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 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动物脏器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选填糖类、蛋白质、脂肪或维生素),实验证明,CuSO4 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如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溶液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Cu2+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氯化铜溶液溶液中有大量产泡放出
③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解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 
猜想二:BaCl2和Ba(OH)2
猜想三:BaCl2; 
猜想四:B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 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溶液无明显变化;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BaCO3
Ⅱ.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如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