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NaHCO3在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
(2)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小苏打 浓硫酸 不能 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 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2NaHCO3 △ Na2CO3+H2O+CO2↑ 84%
【解析】(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1)NaHCO3俗称为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在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2)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否则,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5)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6)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减少质量为41.2g-35g=6.2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
168 62
x 6.2g
x=16.8g
样品中碳酸氢钠为41.2g-21.2g=20g
所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
答: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安氟醚麻醉剂标签的部分说明书如图。请回答:
(1)安氟醚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每瓶安氟醚的质量是_______g。
(3)安氟醚中碳、氢、氧、氟、氯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
(4)从保存及用法方式看安氟醚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___(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提出假设】
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华在上图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下图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_→___→乙(填字母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CO2,沉淀溶解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KMn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振荡、静置,再滴入酚酞,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1)将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双氧水,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滤渣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KMnO4与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2和3)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 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 d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D.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 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②是将等质量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混合
C. ③向装有一定量铁粉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D. ④稀释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分类角度看:属于无机物
B. 从量的角度看: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5%
C. 从组成角度看: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D. 从结构角度看: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8:14: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3号试管中_____ | |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
(1)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出问题)3号、4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Na2CO3、B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号、2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NaOH、NaCl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
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3)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下图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4)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
(5)欲进一步探究2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实验。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②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_____。
(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质X的化学式为CO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D. 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