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探究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图2是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图3是利用铜粉与氧气加热后反应生成氧化铜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图1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橡皮塞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下列有关图2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2)图3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组装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铜粉,铜粉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

③ 点燃酒精灯,不停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实验前,该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至少为_______mL,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时,若实验过程中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则可能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D 使装置内氧气耗尽 2 Cu + O22 CuO 25 偏小

【解析】

(1)A、该实验中的气压先由于红磷燃烧,温度升高,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BC段气压升高A正确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故正确;

C、待温度冷却打开止水夹时,瓶内的氧气含量减少,气压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压增加,故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正确;

D、木炭燃烧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瓶内的气压只有刚开始时由于温度的升高气压变大,其他时候,瓶内的气压几乎不变,故错误。故选D。

(2)②反应物铜粉要过量的原因是耗尽试管中的氧气。③试管中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 Cu + O22 CuO。要能够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必须要知道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故反应中耗掉氧气的体积最大是针筒的容积,故设针筒的容积为v,则=,得v=25mL。若实验过程中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则可能导致装置内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故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 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

(2)可以用图 F 所示方法检查装置 B 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可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 E 装置收集,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实验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加热;④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 D.②①④③⑥⑦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甲变化可通过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实现。

(2)写出乙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⑤⑥⑦

B.该变化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C.该变化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能不变

D.该变化中氧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碳粉和氯化钾 B.泥沙和食盐 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二氧化锰和碳粉

(4)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气体D,气体D是_________ ,其机理是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钙能吸收气体D,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无色液体C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将烧得红热的银白色金属E伸入集满气体D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上述物质中共有四种氧化物

B. 上述反应中有两个分解反应

C. F为氧化铁

D. 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 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C.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D. 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亮氨酸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1)自然界的水需要经过沉降、 、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即自来水)。

2)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才能符合某些实验的要求。

若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则为硬水。可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 (填分离方法)自来水制取。

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再检验两极产物。经检验确定其产物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

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