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带有电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性质,因为性质还包括物理性质,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能脱离化学变化这个前提条件,错误,D、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不带有电荷,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节日的礼花 C.夜晚的霓虹灯 D.彩色的图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附加问题】如果作对可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00分)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你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钠元素 ;一个钠原子

(2)二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木炭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 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②所示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

(2)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7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Ⅱ.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

(4)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