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 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 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D. 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正确;

B、由图可知,50s时,反应仍在进行,说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故溶液中溶质为AlCl3HCl,错误;

C、由图可知,0~50s时,压强无明显变化,说明铝表面有氧化铝,稀盐酸先与氧化铝反应,未与铝反应,正确;

D100—140s时,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x,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中H2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y,则x____ (填”“y。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 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 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 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的密度为1.250g/L

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_____

2)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质量比(取整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25.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5.0g

10.0g

15.0g

20.0g

25.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m

0.5g

0.3g

0.3g

计算:

1m______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2.0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盐。

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与碳酸氢钠(俗称_____),均为________色固体,水溶液均呈_______性,向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红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与稀盐酸反应,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相同?校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于此,展开探究:

(方案设计)

①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同时全部推出足量稀盐酸后,观察到图2所示现象。于是他得出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②乙同学通过计算可知:0.318 g碳酸氢钠约产生0.167 g二氧化碳,而0.318 g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多,显然甲同学的设计不妥,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行实验。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连通管除消除稀盐酸滴入占有体积引起的误差,还有______的作用。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

1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淺红色无色

(实验结论)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反思)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第二步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若BCaOC,则C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15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65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野外探险,可以利用供氧剂过氧化钠(Na2O2)CO2反应制取O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 Na2O2O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硫(SO2)性质与CO2类似,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也可以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还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S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是否与CO2的完全一致?

(查阅资料)

I.少量二氧化硫(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可以看到溶液变为混浊。写出溶液变为浑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亚硫酸钠(Na2SO3)固体和盐酸反 应会放出二氧化硫(SO2);

.亚硫酸钡(BaSO3)固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盐酸放出二氧化硫(SO2)

(提出猜想)二氧化硫(S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若过氧化钠(Na2O2)完全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

猜想一:可能只有Na2SO3;

猜想二:可能只有Na2SO4

猜想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产物于烧杯,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钠盐均可溶于水。

②取少量①中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盐酸溶液。

有气体放出。

说明猜想_________(填“一”或“二”或“三”)是错误的。

③另取少量①中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有沉淀生成。

生成的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取③中得沉淀,加入足量的_________溶液。

有气体放出,沉淀部分溶解。

说明猜想三成立。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请写出④中放出气体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讨论, 二氧化硫(S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硫酸钠是什么原理?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二氧化硫(S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硫酸钠,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硫酸钠的生成,有两种可能:

a.生成的亚硫酸钠(Na2SO3)O2氧化所得,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b.过氧化钠(Na2O2)直接将二氧化硫(SO2)氧化所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