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核电荷数,Y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2)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8;
(3)当Y=1时,该粒子易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分析 (1)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各部分的意义解决.
(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一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是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解答 解:(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各部分的意义可知x表示核电荷数,y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2)x=17时y=7,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一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应是7+1=8.
(3)最外层电子数是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等于1时会失去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故答案为:
(1)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2)8
(3)失去;正;阳离子.

点评 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掌握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或行为正确的是(  )
A.在加油站附近吸烟
B.严禁旅客携带汽油、烟花爆竹乘车
C.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D.天然气泄漏时用蜡烛照明检查泄漏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溶剂B.升高温度并降低压强
C.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并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限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若用以上所选药品进行实验,该实验装置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将会导致的结果是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发生堵塞.
(3)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B(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6.5g锌粒放入烧杯中,向试管内加入50g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如图所示),然后将稀硫酸倒入烧杯中(试管放回),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充分反应后,托盘天平指针会偏右(填“偏左”、“偏右”、“不发生偏转”之一).
(2)如果将锌粒换成等质量的锌粉,该反应的速率将加快,(填“加快”、“减慢”、“不变”之一)理由是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不是(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二氧化碳(CO2)常用于灭火.下列有关“CO2”含义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组成
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D.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填“碘元素”或“碘单质”) 
(2)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0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多少m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