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分提供参考.
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现象Ⅰ
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略呈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
(1)现象I是产生无色气泡.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4
【实验过程】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序号加入试剂及操作没有使用的暖袋失效后的暖袋
I加入足量水观察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无变化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变化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无气泡,溶液呈黄色溶液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NaCl.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Fe.
(4)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分析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现象I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实验V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浅绿色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配平即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粉,因为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利用如图装置,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潮湿的铁粉,过一段时间,水被倒吸,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解答 解:(1)现象I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粉,因为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4)利用如图2装置,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故答案为:(1)产生无色气泡    (2)BaSO4    (3)①NaCl    ②Fe
(4)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下,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哪一个化学符号(  )
甲同学:表示由两种元素组成          乙同学:表示一个分子
丙同学:表示一种物质                丁同学:表示一个分子中有三个原子.
A.HClOB.O2C.CO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钢同学在家里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钢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1)为证实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证明“除垢净”呈酸性,小明从家中找来如下试剂:光亮的铁钉、生锈的铁钉、纯碱溶液、蒸馏水.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设计出两种不同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方案具体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一
“除垢净”中一定有酸
方案二
(2)小明想试制一瓶“除垢净”,你认为HCl、H2SO4两种酸中的HCl更合适,理由是硫酸与水垢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除垢不彻底.
(3)结合上面对“除垢净”的了解,在铝制水壶除垢时,使用“除垢净”应注意:去除铝壶中的水垢时,应控制“除垢净”的浓度,(或不要滴到手上或衣服上、防止腐蚀、除垢后要将“除垢净”冲洗干净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它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
B.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C.纳米级Fe粉比普通 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
D.N2未参加反应,因此在实验中可以不通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和E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2)实验室用装置B和C(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R是银白色金属,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Fe、R、Cu的试管中,只有Cu表面无现象;将 FeSO4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R、Cu的试管中,只有R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则金属H、Fe、R、Cu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R>Fe>H>Cu.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关于溶液A中的溶质不合理的猜想及其理由是猜想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NO32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
猜想1:只有Zn(NO32                 
猜想2:Zn (NO32、AgNO3
猜想3:Zn (NO32、Cu(NO32猜想4:Zn (NO32、AgNO3、Cu(NO32
若“猜想1”成立,通过实验确定固体B的成分的方案是取少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Zn、Cu、Ag的混合物,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Cu、Ag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有关化学概念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下列措施与“低碳生活”不相符合的是(  )
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B.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K2CO3、HCl、CaCl2、KNO3B.(NH42SO4、NaNO3、NaOH、KCl
C.NaCl、Na2SO4、H2SO4、Ba(NO32D.CuSO4、NaOH、Na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