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溶液 | Na2SO4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Ⅰ |
加入B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生白色沉淀 |
加入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略呈浑浊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序号 | 加入试剂及操作 | 没有使用的暖袋 | 失效后的暖袋 |
I | 加入足量水观察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
Ⅱ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Ⅲ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Ⅳ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Ⅴ |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 | 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 无气泡,溶液呈黄色溶液 |
分析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现象I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实验V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浅绿色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配平即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粉,因为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利用如图装置,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潮湿的铁粉,过一段时间,水被倒吸,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解答 解:(1)现象I是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3)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粉,因为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4)利用如图2装置,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故答案为:(1)产生无色气泡 (2)BaSO4 (3)①NaCl ②Fe
(4)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O | B. | O2 | C. | CO2 | D. | 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方案 | 具体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除垢净”中一定有酸 | ||
方案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 | |
B. |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 |
C. | 纳米级Fe粉比普通 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 | |
D. | N2未参加反应,因此在实验中可以不通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
B. |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 |
B. | 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 |
C. |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 |
D.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2CO3、HCl、CaCl2、KNO3 | B. | (NH4)2SO4、NaNO3、NaOH、KCl | ||
C. | NaCl、Na2SO4、H2SO4、Ba(NO3)2 | D. | CuSO4、NaOH、NaNO3、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