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仪器的使用与基本操作都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测定溶液酸碱度

C. 滴加液体D. 搅拌加速过滤

【答案】C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借助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铁钉至光亮的目的是_____

2)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20mL,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充分反应后,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4.1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现对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作如下

(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酸碱度;

假设二:NaC1溶液的浓度;

请你再提出一种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假设三:_____

(实验探究)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控制铁钉用量等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表实验数据:

pH

2.0

5.5

6.0

6.5

7.0

8.0

液柱高度(cm

0

0.6

4.1

4.1

4.1

4.1

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

3.0

3.0

5.1

5.3

15.6

17.5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还可以采取何种方法进一步缩短实验时间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有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 杯中固体甲增多、固体乙减少

C. 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D. 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精确到0.1%)。_____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1)铬铁矿熔融氧化前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和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节滤液2PH使之变小,可以提高滤液中的浓度。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得到固体。在温度为_________(填字母)时,得到的固体产品最多。

A 80℃ B 60℃ C 40℃ D 10℃

5)步骤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化学实验中起重要作用.

1)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所示实验1和实验2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2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水是很好的溶剂.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30℃时,50g水中加入25g物质a,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属于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②如图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 a物质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 试管2底部的b物质固体增多

C 变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 ab物质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英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

(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不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A. 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 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C. 一定量水中加入氯化钠

D. 加热蒸发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