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要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实验前应对甲装置作如何处理?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药匙.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后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考虑;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体积膨胀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后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前应对甲装置进行处理: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放热后气球会膨胀;
(2)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可以根据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取用氢氧化钠固体药用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故答案为:(1)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
(2)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
(3)药匙;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使水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饮酒带来的危害逐年增加,股骨头坏死,肝硬化等疾病更是使很多人苦不堪言,关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C2H5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
C.乙醇中碳氢质量比为4:1D.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图1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9%.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2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B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或HCl气体.
(3)小军用如图2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3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可能含盐酸
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表是a、b、c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020304060
溶解度/g物质a13.331.645.863.9110
物质b21.49.847.245.633.87
物质c11.921.728.436.659.2
(1)从0℃升温到60℃,等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a(选填“a”、“b”或“c”).
(2)如图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有等质量的a、b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有C.(析出的固体中不含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A.b溶液将由饱和变成不饱和
B.a溶液中溶剂质量等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C.变化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符合事实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stackrel{推测}{→}$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芝麻和黄豆混合前总体积大于混合后体积$\stackrel{推测}{→}$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轻质带电小球A放在另一个轻质小球B旁受力偏转$\stackrel{推测}{→}$B球与A球带异种电荷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stackrel{推测}{→}$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一辆载满电石的货车在雨中行驶时突然燃起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某化学小组对电石中碳化钙(CaC2)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②乙炔(C2H2)气体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假设]甲同学对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作出如下猜想:
可燃性气体可能是:①氢气 ②氧气 ③乙炔
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钙 ②氢氧化钙 ③碳酸钙
(1)你认为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有2个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因为氧气不具有可燃性,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步骤1:取适量碳化钙加水,收集生成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伴有大量黑烟,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乙炔.
请你指出上述操作中有一处错误:点燃气体之前没有进行验纯;
步骤2:证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有多种方法,写出其中的2种并说明预期的现象.
方法一:加水溶解,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方法二:取滤渣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反思与交流]
①运输中做好电石的防火工作就可以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②电石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③碳化钙与水反应可用于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④电石与水制乙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相同.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9个原子.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2:4:3.
(3)计算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两位小数.(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