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细胞液是指 中的液体。( )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液泡 D. 细胞质和液泡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叶片之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下列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或去路。据图回答:
(1)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内有运输 的导管。
(2)进入叶绿体内的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3)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 。黑暗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表示的生理活动不存在或大大减弱? (填序号)。
(4)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 。据图2分析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得多”,设置了如下两套相同装置(如图)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阀门,向甲持续通入足量的氮气(不影响酵母菌活性以及BTB的变色,并将原有空气排净),乙则通入与氮气等量的氧气。
②关闭阀门和进气口,在同一温暖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再次打开进气口和阀门,向甲、乙中同时匀速通入氮气,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
(注: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变色越快)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2)A、C所用的培养液中,应保证菌种和配方等量且_________。
(3)放置温暖环境中是为酵母菌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中有一处不妥,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第一次通入足量氮气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_环境,与第二次通入氮气的目的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6)步骤完善后,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的多”,则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的BTB也可用__________替代,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
(2)图中各结构在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图中④将来发育成______和______.
(3)该种子播种萌发后长成的植物是______植物(填“双子叶”或“单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①~⑦表示不同的消化器官,乙图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M、N、X、Y、Z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的X是由甲图中[]_____分泌的,该结构可以将暂时不用的合成______贮存起来。
(2)多喝牛奶有益于青少年的发育和成长,能够初步分解牛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液是乙图中的[_____]。
(3)乙图中,M为_____,能将A初步分解为_____。甲图中的[]_____是乙图中Y和Z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4)某人因患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他手术后,富含乙图中[]_____的食物应该少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________。
(2)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_。
(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够_____________环境。
(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此限度,草原很难恢复原样。
(5)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组是 ( )
A. 蝗虫、蝇、赤眼峰、蚊 B. 蝇、家蚕、蝴蝶、蜜蜂
C. 蝗虫、蟋蟀、螳螂、蝉 D. 家蚕、蝗虫、蝉、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