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____。
【答案】 (1)蒸腾作用 (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光 (4)氧气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所以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现象为: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
(2)在乙装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丙装置所示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b与见光部分a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的遮光部分由于缺少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右图实验,回答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_______。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_______(填写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多指是一种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某一家庭中,父亲(基因组成Mm)为多指,母亲表现正常。他们生一个多指孩子的概率和基因组成是( )
A. 25% mmB. 25% MMC. 50%MmD. 75% MM或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 )
A.不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B.共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C.不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D.共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叶芽结构、根尖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玉米种子结构中加碘变蓝的部分是②
B. 玉米种子的胚由③④⑤⑥组成
C. 叶芽结构中的4将来发育成侧芽
D. 根的长长与根尖结构中的a和b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 潜在价值 B. 直接价值 C. 间接价值 D. 没有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陈毅用“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青松与桃树的主要区别是( )
A. 有种子 B. 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面
C. 种子外有种皮 D.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的多个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图中A、B、C、D表示相关的系统。请回答:
(1)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与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不同,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的运输和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系统来完成的。
(3)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_____)
A.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B.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C.小肠绒毛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D.小肠长5~6米
(4)人体的代谢废弃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肾小球的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该过程是由[ ______]系统来完成的。
(5)在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中,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人体成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