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动点M相应的位置记为点M′.
①写出点M′的坐标;
②将直线l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l′,当直线l′与直线AM′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与线段BM′交于点C,设⊙B, ⊙M′都与直线l′相切,半径分别为R1、R2 , 当R1+R2最大时,求直线l′旋转的角度(即∠BAC的度数).
【答案】
(1)解:∵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
∴A(1,0),B(0,3),
又∵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
∴a+4=3,
∴a=-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
(2)解: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
令y=0,
∴x2+2x+3=0 ,
∴x1=3,x2=-1,
设M(m,m2+2m+3 ),
又∵点M在第一象限,
∴0m3,
又∵A(1,0),B(0,3),
∴S=SΔABM=S四边形OAMBSRtΔAOB,
=SΔOBM+SΔOAMSRtΔAOB,
=×OB×xM+×OA×yM×OA×OB,
=×3×m+×1×(m2+2m+3)-×1×3,
=m2+m ,
=-(m-)2+,
∴当m=时,Smax=.
(3)解:①由(2)知当m=时,Smax=.
∴y=-+5+3=,
∴M′(,).
②如图:作BD⊥l′于点D,M′E⊥l′于点E,
∵⊙B, ⊙M′都与直线l′相切,
∴BD=R1,M′E=R2,
∴S=SΔABM=SΔABC+SΔACM′,
即S=×AC×BD+×AC×M′E=×AC×(R1+R2),
当R1+R2最大时,AC就取得最小值,
∴AC⊥BM′时,AC取得最小值,
又∵M′(,),B(0,3),
∴BM′=,
∴S=××AC=.
∴AC=,
∵A(1,0),B(0,3),
∴AB=,
在Rt△ACB中,
∴cos∠BAD===,
∴∠BAD=45°,
即直线l′旋转的角度45°.
【解析】(1)由直线解析式与坐标轴的交点即可得A(1,0),B(0,3),再将B点坐标代入抛物线求出a值,从而得出抛物线解析式.
(2)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A(1,0),B(0,3),设M(m,m2+2m+3 ),令y=0,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m的取值范围为:
0m3,再由S=S四边形OAMBSRtΔAOB=SΔOBM+SΔOAMSRtΔAOB,代入即可得出S=m2+m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最大值.
(3)①由(2)知当m=时,Smax=.将m=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纵坐标,即M′(,).
②作BD⊥l′于点D,M′E⊥l′于点E根据切线性质得BD=R1,M′E=R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S=SΔABM=SΔABC+SΔACM′=×AC×(R1+R2),当R1+R2最大时,AC就取得最小值,即AC⊥BM′时,AC取得最小值,根据两点间距离得BM′=,AB=,代入即可得AC=,在Rt△ACB中,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cos∠BAD===,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BAD=45°,即直线l′旋转的角度45°.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二次函数的最值和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了解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x=-b/2a时,y最值=(4ac-b2)/4a;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3千米,CH=2.4千米,HB=1.8千米.
(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即问:CH与AB是否垂直?)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1)在图中描出A,B两点的位置,并连结,,;
(2)把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在图中画出,并标注出,,的坐标;
(3)求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树底部B点到山脚C点的距离BC为6米,山坡的坡角为30°. 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C到测角仪EF的水平距离CF = 1米,从E处测得树顶部A的仰角为45°,树底部B的仰角为20°(结果精确到0.1).
(1)求树AB与测角仪EF的水平距离DF的长;
(2)求树AB的高度.(参考数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1.7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点在射线上,.
(1)如图 1,若,求的度数;
(2)把“°”改为“”,射线 沿射线 平移,得到,其它条件不变(如 图 2 所示),探究 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作,垂足为 ,与 的角平分线 交于点,若 , 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直线AB和CD交于点O,∠AOC的度数为x,∠BOE=90°,OF平分∠AOD.
(1)当x=19°48′,求∠EOC与∠FOD的度数.
(2)当x=60°,射线OE、OF分别以10°/s,4°/s的速度同时绕点O顺时针转动,求当射线OE与射线OF重合时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当x=60°,射线OE以10°/s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转动,同时射线OF也以4°/s的速度绕点O逆时针转动,当射线OE转动一周时射线OF也停止转动.射线OE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EOF=90°时,求射线OE转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宁安市与哈尔滨市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在宁安市,乙车在哈尔滨市,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地相遇.为节约费用(两车相遇并换货后,均需按原路返回出发地),两车换货后,甲车立即按原路返回宁安市.设每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两车间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甲、乙两车的速度;(2)说明从两车开始出发到5小时这段时间乙车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