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点A(m,6),B(n,1)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D⊥x轴于点D,BC⊥x轴于点C,DC=5.
(1)求m,n的值并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AB,E是线段AB上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F,若EF= AD,求出点E的坐标.
【答案】
(1)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把(n,1)代入得:k=n,
即y= ,
∵点A(m,6),B(n,1)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D⊥x轴于点D,BC⊥x轴于点C,DC=5,
∴ ,
解得:m=1,n=6,
即A(1,6),B(6,1);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
把A(1,6)和B(6,1)代入得: ,
解得:a=﹣1,b=7,
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7,
设E点的横坐标为m,则E(m,﹣m+7),F(m, ),
∴EF=﹣m+7﹣ ,
∵EF= AD,
∴﹣m+7﹣ = ,
解得:m=2,m2=3,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即E的坐标为(2,5)或(3,4)
【解析】(1) 首先把B点的坐标代入得出K=n, 用待定系数法得出关于M,N的方程组,求解即得出m,n的值及A、B两点的坐标;(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把A(1,6)和B(6,1)代入得关于a,b的方程组,求出a=﹣1,b=7,从而得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7,设E点的横坐标为m,从而表示出E、F点的坐标,根据EF的长度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得出E点的坐标。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相关知识,掌握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y=kx+b(k不等于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题满分8分)
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
(1)求证:AB=DC;
(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为表彰在美术展览活动中获奖的同学,老师决定购买一些水笔和颜料盒作为奖品,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每个颜料盒,每支水笔各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购买颜料盒和水笔共20个,所用费用不超过340元,则颜料盒至多购买多少个?
(3)恰逢商店举行优惠促销活动,具体办法如下:颜料盒按七折优惠,水笔10支以上超出部分按八折优惠,若学校决定购买同种数量的同一奖品,并且该奖品的数量超过10件,请你帮助分析,购买颜料盒合算还是购买水笔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为等边三角形,O为坐标原点,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D,连接AD,BD,OD,其中AD,BD分别交y轴于点E,P.
(1)如图1,若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直接写出的度数;
(2)如图2,将△绕点O旋转,且点A始终在第二象限,此时AO与y轴正半轴夹角为,60<<90,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出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3)在第(2)问的条件下,用等式表示线段BP,PE,PO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过点B作⊙O的切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BC=6, .求B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你会求(a﹣1)(a2012+a2011+a2010+…+a2+a+1)的值吗?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复杂,我们可以先考虑简单的情况,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
,
,
(1)由上面的规律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得到(a﹣1)(a2014+a2013+a2012+…+a2+a+1)=
利用上面的结论,求:
(2)22014+22013+22012+…+22+2+1的值是 .
(3)求52014+52013+52012+…+52+5+1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D,过点C作CG⊥AB于G,交AD于E,过点D作DF⊥AB于F.下列结论①∠CED= ;②;③∠ADF= ;④CE=DF.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匀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请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用化简)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2,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并验证;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若,,求的值;
②若,,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