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
(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A. ①求证:△OCP∽△PDA;
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

(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
(3)如图2, ,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

【答案】
(1)解:如图1,

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AB,∠DAB=∠B=∠C=∠D=90°.

由折叠可得:AP=AB,PO=BO,∠PAO=∠BAO,∠APO=∠B.

∴∠APO=90°.

∴∠APD=90°﹣∠CPO=∠POC.

∵∠D=∠C,∠APD=∠POC.

∴△OCP∽△PDA.

②∵△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

= = = =

∴PD=2OC,PA=2OP,DA=2CP.

∵AD=8,∴CP=4,BC=8.

设OP=x,则OB=x,CO=8﹣x.

在Rt△PCO中,

∵∠C=90°,CP=4,OP=x,CO=8﹣x,

∴x2=(8﹣x)2+42

解得:x=5.

∴AB=AP=2OP=10.

∴边AB的长为10.


(2)解:如图1,

∵P是CD边的中点,

∴DP= DC.

∵DC=AB,AB=AP,

∴DP= AP.

∵∠D=90°,

∴sin∠DAP= =

∴∠DAP=30°.

∵∠DAB=90°,∠PAO=∠BAO,∠DAP=30°,

∴∠OAB=30°.

∴∠OAB的度数为30°.


(3)解:作MQ∥AN,交PB于点Q,如图2.

∵AP=AB,MQ∥AN,

∴∠APB=∠ABP,∠ABP=∠MQP.

∴∠APB=∠MQP.

∴MP=MQ.

∵MP=MQ,ME⊥PQ,

∴PE=EQ= PQ.

∵BN=PM,MP=MQ,

∴BN=QM.

∵MQ∥AN,

∴∠QMF=∠BNF.

在△MFQ和△NFB中,

∴△MFQ≌△NFB.

∴QF=BF.

∴QF= QB.

∴EF=EQ+QF= PQ+ QB= PB.

由(1)中的结论可得:

PC=4,BC=8,∠C=90°.

∴PB= =4

∴EF= PB=2

∴在(1)的条件下,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不变,长度为2


【解析】(1)只需证明两对对应角分别相等即可证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C长以及AP与OP的关系,然后在Rt△PCO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P长,从而求出AB长.(2)由DP= DC= AB= AP及∠D=90°,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DAP的度数,进而求出∠OAB的度数.(3)由边相等常常联想到全等,但BN与PM所在的三角形并不全等,且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很不协调,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全等,然后运用三角形全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推出EF是PB的一半,只需求出PB长就可以求出EF长.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以及对矩形的性质的理解,了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Rt△ABC中,∠C=90°,∠ABC=30°,AC=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A1B1C,当A1落在AB边上时,连接B1B,取BB1的中点D,连接A1D,则A1D的长度是(
A.
B.2
C.3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超市销售甲、乙两种糖果,购买3千克甲种糖果和1千克乙种糖果共需44元,购买1千克甲种糖果和2千克乙种糖果共需38元.
(1)求甲、乙两种糖果的价格;
(2)若购买甲、乙两种糖果共20千克,且总价不超过240元,问甲种糖果最少购买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那有很多性质,现在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对角线翻折,会发现这其中还有更多的结论
(1)【发现与证明】
ABCD中,AB≠BC,将△ABC沿AC翻折至△AB′C,连接B′D.
结论1:B′D∥AC;
结论2:△AB′C与ABCD重叠部分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请利用图1证明结论1或结论2.
(2)【应用与探究】
ABCD中,∠B=30°,将△ABC沿AC翻折至△AB′C,连接B′D.
如图1,若AB= ,∠AB′D=75°,则∠ACB= , BC=

(3)如图2,AB=2 ,BC=1,AB′与CD相交于点E,求△AEC的面积;

(4)已知AB=2 ,当BC的长为多少时,△AB′D是直角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商店只有雪碧、可乐、果汁、奶汁四种饮料,每种饮料数量充足,某同学去该店购买饮料,每种饮料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同.
(1)若他去买一瓶饮料,则他买到奶汁的概率是
(2)若他两次去买饮料,每次买一瓶,且两次所买饮料品种不同,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他恰好买到雪碧和奶汁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知晓情况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表示“非常了解”,B类表示“比较了解”,C类表示“基本了解”,D类表示“不太了解”,划分类别后的数据整理如下表:

类别

A

B

C

D

频数

30

40

24

b

频率

a

0.4

0.24

0.06


(1)表中的a= , b=
(2)根据表中数据,求扇形统计图中类别为B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有学生1000名,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类别为C的人数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求证:PD+PE=CF.
(1).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
(2).【变式探究】如图3,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
(3).【结论运用】如图4,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落在点C′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H,若AD=8,CF=3,求PG+PH的值;
(4).【迁移拓展】图5是一个航模的截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一点,ED⊥AD,EC⊥CB,垂足分别为D、C,且ADCE=DEBC,AB=2 dm,AD=3dm,BD= dm.M、N分别为AE、BE的中点,连接DM、CN,求△DEM与△CEN的周长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了解某市初三年级学生体育成绩(成绩均为整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并分段(A:20.5~22.5;B:22.5~24.5;C:24.5~26.5;D:26.5~28.5;E:28.5~30.5)统计如下体育成绩统计表

分数段

频数/人

频率

A

12

0.05

B

36

a

C

84

0.35

D

b

0.25

E

48

0.20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统计表中,a= , b= , 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小明说:“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在C中.”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填“正确”或“错误”);
(3)若成绩在27分以上(含27分)定为优秀,则该市今年48000名初三年级学生中体育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约有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在格点上.

1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

2)求出A1B1C1三点坐标;

3)求△ABC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