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点P从A出发沿AC向C点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Q从C出发沿CB向B点以2厘米/秒的 速度匀速移动.点P、Q分别从起点同时出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所需时间为t秒.
(1)当t= 时,PQ∥AB
(2)当t为何值时,△PCQ的面积等于5cm2?
(3)在P、Q运动过程中,在某一时刻,若将△PQC翻折,得到△EPQ,如图2,PE与AB能否垂直?若能,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2)1;(3)见解析.
【解析】
(1)由PQ∥AB得出△PQC∽△ABC,从而得到比例式PC:AC=CQ:BC,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3)延长QE交AC于点D,若PE⊥AB,则QD∥AB,所以可得△CQD∽△CB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DE=0.5t,易证△ABC∽△DPE,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把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t的值.
解:(1) ∵点P从A出发沿AC向C点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Q从C出发沿CB向B点以2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
∴PC=AC-AP=6-t,CQ=2t,
当PQ∥AB时,∴△PQC∽△ABC,
∴PC:AC=CQ:BC,
∴(6-t):6=2t:8
∴t=2.4
∴当t=2.4时,PQ∥AB
(2)∵点P从A出发沿AC向C点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Q从C出发沿CB向B点以2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
∴PC=AC-AP=6-t,CQ=2t,
∴S△CPQ= CPCQ=
=5,
∴t2-6t+5=0
解得t1=1,t2=5(不合题意,舍去)
∴当t=1秒时,△PCQ的面积等于5cm2;
(3)能垂直,理由如下:
延长QE交AC于点D,
∵将△PQC翻折,得到△EPQ,
∴△QCP≌△QEP,
∴∠C=∠QEP=90°,
若PE⊥AB,则QD∥AB,
∴△CQD∽△CBA,
∴,
∴,
∴QD=2.5t,
∵QC=QE=2t
∴DE=0.5t
∵∠A=∠EDP,∠C=∠DEP=90°,
∴△ABC∽△DPE,
∴
∴,
解得:,
综上可知:当t=时,PE⊥AB.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后面搭建一简易矩形自行车车棚,一边利用教学楼的后墙(可利用的墙长为18m),另外三边利用学,校现有总长38m的铁栏围成.
(1)若围成的面积为,试求出自行车车棚的长和宽;
(2)能围成面积为的自行车车棚吗?如果能,请你给出设计方案;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条长为40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做成一个正方形.
(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52cm2,那么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能等于48cm2吗?若能,求出两段铁丝的长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校需要添置教师办公桌椅A、B两型共200套,已知2套A型桌椅和1套B型桌椅共需2000元,1套A型桌椅和3套B型桌椅共需3000元.
(1)求A,B两型桌椅的单价;
(2)若需要A型桌椅不少于120套,B型桌椅不少于70套,平均每套桌椅需要运费10元.设购买A型桌椅x套时,总费用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求出总费用最少的购置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窗帘的褶皱是指按照窗户的实际宽度将窗帘布料以一定比例加宽的做法,褶皱之后的窗帘更能彰显其飘逸、灵动的效果.其中,窗宽度的1.5倍为平褶皱,窗宽度的2倍为波浪褶皱.如图②,小莉房间的窗户呈长方形,窗户的宽度(AD)比高度(AB)的少0.5m,某种窗帘的价格为120元/m2.如果以波浪褶皱的方式制作该种窗帘比以平褶皱的方式费用多180元,求小莉房间窗户的宽度与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已知矩形AOCB,AB=6cm,BC=16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点O运动,直到点O为止;动点Q同时从点C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与点P同时结束运动.
(1)当运动时间为2s时,P、Q两点的距离为 cm;
(2)请你计算出发多久时,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是10cm;
(3)如图2,以点O为坐标原点,OC所在直线为x轴,OA所在直线为y轴,1cm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连结AC,与PQ相交于点D,若双曲线过点D,问k的值是否会变化?若会变化,说明理由;若不会变化,请求出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 ABCD中,CD=2AD,BE⊥AD于点E,F为DC的中点,连结EF、BF,下列结论:①∠ABC=2∠ABF;②EF=BF;③S四边形DEBC=2S△EFB;④∠CFE=3∠DE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对应得到菱形AEFG,点E在AC上,EF与CD交于点P,则DP的长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
,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为直线
,给出五个结论:①
;②
;③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④方程
的根为
,
;⑤
其中正确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