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问题背景

在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要求同学们拿两张大小不同的矩形纸片进行旋转变换探究活动.如图 1,在矩形纸片ABCD 和矩形纸片EFGH中,AB1AD2,且FEADFGAB,点E AD 的中点,矩形纸片 EFGH 以点E 为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数量关系,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解决问题

下面是三个学习小组提出的数学问题,请你解决这些问题.

1奋进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如图 1,当 EF AB 相交于点 MEH BC 相交于点 N 时,求证:EM=EN

2雄鹰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在(1)的条件下,当 AM=CN 时,AM BM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创新小组提出的问题是:若矩形 EFGH 继续以点 E 为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当 时,请你在图 2 中画出旋转后的示意图,并求出此时 EF 将边 BC 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度.

【答案】1)证明见解析;(2AM=BN;(3EF 将边 BC 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为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 E ,垂足为点P根据已知条件证出PE=AE,再证得∠PEN=AEM,进而得到△PEN≌△AEM,即可证得结论;(2易证PN=CN= PC,进而求出PN=CN=,再判断出AM=PN=,即可得出BM=从而证得结论;(3)在RtPEM中,求出PM的长,再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

1 如图1过点 E ,垂足为点 P

则四边形 ABPE 是矩形,PE=AB=1

E AD 的中点, PE=AE

PE=AE EM=EN

2 由(1)知, AM=PN

AM=CNPN=CN=PC

四边形 EPCD 是矩形,PC=DE=1PN=CN=

AM=PN=BM=AB-AM=AM=BN

3)如图2,当∠AEF=60°时,

EFBC交于MEHCD交于N,过点EEPBCP,连接EC

由(1)知,CP=EP=1ADBC

∴∠EMP=AEF=60°

RtPEM中,PM=

BM=BPPM=1CM=PC+PM=1+

EF将边BC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为1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OAB的斜边OAx轴上.P为线段OB上﹣动点(不与OB重合).过P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C.以PC为边在PC的右侧作正方形PCDMOP=tOA=3.设过OM两点的抛物线为y=ax2+bx.其顶点Nmn

1)写出t的取值范围  ,写出M的坐标:(    );

2)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b

3)当抛物线开向下,且点M恰好运动到AB边上时(如图2

①求t的值;

②若NOAB的内部及边上,试求a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其性质一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画函数图象时,我们通过描点或平移的方法画出了所学的函数图象.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绝对值的意义|a|

结合上面经历的学习过程,现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在函数y|kx1|+b中,当x1时,y3,当x0时,y4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3)已知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1|+b的解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为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根据收回的问卷,学校绘制了如下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编号

教学方式

最喜欢的频数

频率

1

教师讲,学生听

20

0.10

2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索思考

3

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独立思考

30

4

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0.25

1)收回的问卷份数为   ,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统计图中编号1与编号4的圆心角分别是多少度?

3)你最喜欢以上哪一种教学方式,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E⊥BDECF⊥BDFAB=CDA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RtABC中,若tanA,则a4b3

B. RtABC中,∠C90°,则tanAtanB1

C. RtABC 中,∠C90°,若a3b4,则tanA

D. tan75°tan(45°30°)tan45°tan3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活动)

如图1:已知直线ab平行,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 B,直线d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C. D,点P在直线c上移动,连接PCPD.探究∠CPD、∠PCA、∠PDB之间的数量关系.

(探究过程)

(1)当点P在点A. B之间移动时,如图2,写出∠CPD、∠PCA、∠PDB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点PA. B两点外移动时,如图3,写出∠CPD、∠PCA、∠PDB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两地相距50千米,甲于某日下午1时骑自行车从地出发驶往地,乙也在同日下午骑摩托车按同路从地出发驶往地,如图所示,图中的折线和线段分别表示甲、乙所行驶的路程(千米)与该日下午时间(时)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出发___________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乙的速度为__________千米/时;甲骑自行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千米/时;

2)乙出发多少小时后就追上了甲?写出解答过程;

3)请你自己再提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问题情境,并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轴、轴分别交于点DC,直线AB轴交于点,与直线CD交于点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点E是射线CD上一动点,过点E轴,交直线AB于点F,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点E的坐标;

3)设P是射线CD上一动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个数及其中一个点Q的坐标;否则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